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从夏普并购案看日本企业经营现状

作者:苏海河  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2016-4-6 14:24:32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4月2日,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公司董事长郭台铭在大阪与日本夏普株式会社社长高桥与三正式签订协议,鸿海出资3888亿日元(约合34.4亿美元)全面收购夏普,获得66%的股权和三分之二以上的董事任命权。日本的这家百年老店正式易主,这也是日本机电企业首家由外资控股的案例。几天来,此事在日本引起不小震动。有反思企业经营失误的,有痛恨日本社会习惯误事的,也有批评鸿海霸气的。但纵观夏普多年来的经营战略,走到这一步有其必然性。


在签署并购协议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郭台铭信誓旦旦,表示将重组夏普的经营团队,依托夏普的技术力量尽快拿出优势产品,提高成本竞争力,再创世界性的消费品牌,争取2至4年内使夏普扭亏为盈。同时,他还表示尽量留用夏普全体员工,在夏普公司的原址附近建设创业者纪念馆,并称自己这是对国际优良企业的战略投资。


但是,夏普公司作为日本电子制造业的样板企业,其经营状况陷入如此窘境,个中原因着实值得反思。首先,经营团队无人负责,导致问题积压成山。夏普曾经发明日本第一台国产矿石收音机、首款黑白电视机、第一台微波炉、家用电视机、液晶屏摄像机,直至2001年推出液晶电视“AQU-OS”,2007年夏普自豪地宣布年销售额高达3万亿日元。但巅峰过后,企业经营的“日本病”开始暴露。与第一二代创业者敢作敢为、勇于进取的精神相比,后来的经营团队一切都要“集体协商”,经营团队人人害怕承担责任,结果就是办事拖拉、决策滞后,贻误商机。以技术起家的夏普本来“饱含创新的DNA”,但近年来鲜有亮点产品,虽然技术团队开发出了节能型液晶面板等尖端技术,却迟迟未能实现商品化,导致企业经营连年亏损,不仅赔掉了总部大楼,如果3月31日鸿海的1000亿日元定金不到位,夏普5100亿日元的银行债务就要面临逾期,公司处于破产边缘。难怪谈判阶段郭台铭曾经大声质问:“你们日本人作决定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你们有没有人真心打算救活自己的公司?”这种决断力正是42岁的鸿海吞并104岁夏普的真实原因。


其次,掩盖问题的体制性弊端,使困难积重难返。公司各经营部门见了困难绕着走,遇到问题往后拖。鸿海的收购谈判基本结束后,原计划2月26日签订并购协议,但在2月24日夏普突然传真告知鸿海,在美国尚有一笔最大可能为3500亿日元的潜在财务风险。此时夏普团队认为鸿海“箭在弦上,势不可收”了。此举导致鸿海决定推迟签字,并立即派出律师、会计师团队重新查账。到3月底,夏普又曝出1700亿日元的年度经营亏损。日本企业的隐蔽体制、粉饰账目竟然如此没有道德底线,直接导致鸿海减少1000亿日元出资,并宣布坚决改组原计划留用的夏普经营团队。


日本社会舆论对日本民族企业被台资兼并多有微词。但观察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如果创新不够,迟早会被迫走上此路。30年前的丰田汽车在北美、亚洲纷纷建厂生产不同地区适销对路的产品,结果捍卫了自己的龙头地位。日产、马自达等汽车公司裹足不前,最终分别被美国福特汽车、法国雪铁龙公司救助,至今日产社长还是那个蓝眼睛、大鼻子、高工资的法国人。据统计,2015年外资对日本企业的收购额是5年前的2倍,金额达1.224万亿日元,特别是亚洲资本对日收购额增至5年前的4倍。近年来,日本政府的国家战略就是积极吸引国际资本投资。由此不难得出结论,任何民族企业只有在国际舞台上赢得竞争,才能站稳脚跟。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问题餐厅》聚焦女性话题 焦俊

    日本第11届声优大奖结果揭晓 演

    东野圭吾作品《拉普拉斯的魔女

    松岛菜菜子裙装造型 “美到令人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