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陶娅洁报道 拥有142年历史的老牌企业东芝正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情人节的下午,本该是甜蜜的日子,但东芝却如同吃了一口黄连。根据东芝发布的2016年前三个财季的业绩预期报告显示,其净利润将有4999亿日元的亏损,东芝董事长志贺重范14日引咎辞职。 东芝并非第一个日薄西山的日企,近年来三洋、夏普、索尼、三菱、铃木等日本知名企业,纷纷陷入“卖身”、亏损、造假的泥潭。 日本企业的集体跳水在“财富世界500强”中已现端倪。1996年,日本上榜企业多达99家,与美国并驾齐驱;2006年,减少至70家;2016年仅剩52家,比20年前锐减了近一半。对此,全世界似乎都在追问:日本企业怎么了?日企是真的摔了,还是仅有摔的样子? 日企忧虑各不同 陷入亏损的东芝近日准备出售旗下半导体业务,潜在购买者包括富士康、SK海力士在内的10多家国内外企业。随后因为日本政府的干预,东芝出售半导体业务的计划几乎落空。据知情人士透露,东芝已经在酝酿新的计划。 “东芝希望通过出售其半导体业务抵消因核业务造成的数十亿美元减损。”有业内人士分析。早在2005年,东芝以54亿美元,超过当时市场预期一倍的价格收购了美国西屋电气(WH)。当时的预期很美好,通过此次收购,东芝的核电事业将扩张3倍,年销售额将达6000亿日元,并且WH可以帮助东芝摆脱对通用电气的依赖。 人算不如天算。自2011年福岛核灾后,日本反核声浪崛起,这也让日本国内核能市场陷入沼泥。东芝核电业务持续走低,2013年便开始亏损。东芝对国际行情的误判影响从核能市场蔓延到其他领域。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东芝在液化天然气(lng)业务中也可能出现巨额损失。 业绩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的还有索尼。近日,索尼公布了2016财年三季度(2016年10-12月)财报。该财季索尼销售收入同比下降7.1%,达206.68亿美元;营业利润为7.96亿美元,同比下滑54.3%。有分析指出,此次索尼业绩下滑与其影视业务有关。本财季影视业务录入了9.62亿美元非现金性的商誉减值,商誉减值的根源在于1989年收购哥伦比亚影业公司,而这笔商誉减值直接导致了影视业务亏损9.2亿美元。 而被业界誉为“液晶电视之父”的夏普则选择把核心的电视业务部分撤离日本。据悉,夏普龟山工厂所生产的电视机近年来经营状况持续不佳,其旗下“AQUOS”品牌电视机生产也将委托给总公司台湾鸿海精密工业生产。 经营惨淡“事出有因” “从国际范围看,上世纪末,美日贸易使日本经济整体滑坡。日元增值造成日企产品在全球缺乏竞争力,也限制了日本企业的发展。”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刚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更重要的一点是,从上世纪末到现在,大部分日本企业都出现了战略失误,整个产品矩阵都缺乏市场竞争力。具体来看,研发投入不足,甚至有些可贵的研发资源被错误投放,使日企的全球竞争力出现了大幅下滑。在此种语境下,长期的亏损迫使日企将一些非核心的业务关闭和出售。 在全球化市场中,制造业企业的竞争从研发、生产基地到市场服务,都要寻求全球资源的整合。比如,中国、美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优势,这可以支撑其在海外竞争。当海外市场培育起来后,反过来又可以依靠海外市场的收益加强研发投入。相比之下,日本国内的市场需求则没有那么强劲。正因如此,尽管日本拥有基础科技和元器件领域的核心技术,但由于占全球产业化技术的比重仍较少,在全球采购、全球设计、全球市场配置销售、全球服务的产业配套链方面并无优势。李刚分析道。 另一方面,日本企业的创新速度正在下降。索尼在1968年开发出特丽珑显像管和1979年开发出Walkman之后,就没有再产生让业界叹服的发明。丰田在1997年研发出混合动力车——普锐斯之后,也没有了让业界惊叹的产品。 某产业经济分析师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直言,日本企业不缺乏创新精神,缺乏的是主动寻求新领域的突破性思维。比如,索尼的Walkman,从磁带机、CD到MD,不断迭代更新,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其产品的每一处细节都做到了极致。然而,索尼却忽视了数字音乐时代的新浪潮,让苹果的iPod抢占了先机。2004年,苹果iPod已占据半壁江山,索尼才推出了第一款可以播放MP3格式的Walkman,然而为时已晚。 还有一种说法是,日本的企业文化也间接导致了日企的衰落。日本员工往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以至于别国的员工很难在日系公司获得认可。因此,日企无法顺利吸纳国际人才。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没有人可以偏安一隅,所有公司都需要广泛学习,吸纳各方文化,否则就难免处于劣势。在互联网产业、消费电子产业的浪潮中,却难觅日本企业的身影,就和日企某种程度上的刚愎自用有关。 日企核心优势尚存 不容忽视的是,日本制造业曾创下辉煌历史,全世界90%的数码相机由日本制造,日本持有全球37%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和66%的半导体原材料。当下,日本几大支柱性产业呈现或多或少的危机,就可以说明日本企业全面沦陷了吗? 比如日本的机器人(300024)产业仍领先世界。尽管机器人技术起源于美国,但却在日本得到极大的产业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机器人的生产、出口还是使用方面,日本都居世界之首。截至2015年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机器人大约有95万台,其中日本就占了38%,位居各国之首。 在光学和汽车工业领域,日本与德国齐平;在电子科技行业方面,日本与美国共生,而且是大量外延技术的提供者;在节能环保领域,日本也是世界领先。与此同时,与日本本土文化、消费习惯密切相关的,如游戏、动漫产业,仍是日本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一环。 “日本制造业的精密化、精细化设计,是其他国家难以比肩的。未来,日本制造的竞争力将主要体现在基础科技以及精密化制造体系,这也是支撑日本葆有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主要原因。”李刚指出。 应该注意到的是,部分日本家电企业并非被迫离开终端消费市场,而是选择主动抽身,转型至需要更高技术门槛,且竞争并不激烈的商用市场,以寻求商业形态的转变。日本一些老牌家电企业仍将是市场的有力竞争者。有分析指出。 从日本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到因日元升值导致业绩下滑,再到目前日本企业普遍面临的转型困境,可谓全球化中企业发展的缩影。从上世纪80年代被称为“国际企业模版”到现在日本企业思维“僵化”、创新力不足的批判,前后也仅隔20多年时间。这期间,日本企业也一直在努力,衰落的诱因更多是战略失误。 这也能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许多国家的企业提供借鉴,即没有一成不变的强者,所有的企业都要因时而变,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全球化浪潮中扎根。 |
日本企业集体“跳水” 真摔还是假摔?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跨境电商平台都有哪些?
大爆冷!国乒名将决赛2:3输球,日本小将连胜四位国乒选手夺冠
这位女孩会不会成为日本未来女皇
岸田文雄当选日本第101任首相
第二届岸田内阁启动,新任日外相是岸田培养的接班人?
中方对岸田文雄连任日本首相表示祝贺
日本通信巨头提交故障报告:近1300万用户受影响
日本新任首相:应对新冠疫情等是政府当前要务
日本冲绳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
岸田政权“真正起航” 日本政局暗流涌动
日本发生禽流感疫情 将扑杀逾14万只鸡
日本速滑队发生群聚感染 恐将影响对参赛队员的选拔
日本12月启动第三剂新冠疫苗接种 明年3月起开设职场接种点
日本11月9日新增确诊病例204例 重症病例时隔1年3个月低于100例
日航和全日空将从2023年开始在日本国内30个机场共用值机系统
日本政府新设3个数字化主题会议以推动多领域改革
东京吉祥寺附近商业街发生路面塌陷 垃圾收集车被卡住
日本11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86例 降至去年6月以来最低值
三连杀!羽毛球三大团体赛吊打日本 国羽还是牛
日本2020年度“不登校”人数、自杀事件数创历史新高
远程办公不利工作?日本推进工作方式改革在困境中求突破
日本9月信用卡消费指数连续10个月下降 三大百货商场近半年均亏损
塔摩利主持音乐节目34周年 再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东京都医疗体制仍维持“3级”警戒级别 呼吁警惕疫情反弹
日本东京车站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致2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