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提振经济,欧日负利率难奏效
为刺激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摆脱通缩泥潭,欧洲和日本央行先后于2014年6月和今年1月推出负利率政策,旨在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成本,促使商业银行向企业和消费者放贷,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
但目前来看,负利率等货币宽松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一些负面效应显露端倪。欧元区通胀率连续三个月为负值,日本内阁府对经济景气判断基调依然是“停滞”。
欧元区——
通货紧缩没有缓解
欧盟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4月份通货膨胀率为-0.2%,离欧洲央行设定“接近但略低于2%”的目标依然相去甚远。2014年6月,欧洲央行宣布将隔夜存款利率从零削减10个基点至-0.1%,欧洲央行由此成为史上首家实施负利率的主要央行。今年3月,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宣布,再次下调隔夜存款利率至-0.4%。德拉吉表示,欧洲央行的超低利率还将至少持续1年,欧元区依然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
欧洲央行希望通过此举向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推动银行积极放贷,让更多的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从而实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
据欧洲央行发布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欧元区的年通货膨胀率将仅为0.1%。同时,欧洲央行也下调了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至1.4%。如此看来,负利率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及预期。
在欧洲央行内部,对负利率政策也存在不同声音。欧洲央行副行长康斯坦西奥对媒体表示,负利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他认为,负利率有可能迫使银行业通过转嫁成本来维持利润。换句话说,商业银行并没有因此而加大对实体经济放贷。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