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日本进行了国会参议院改选投票,在此次改选的121个议席中,自民党获得55个议席,公明党获得14个议席,加上未改选的议席,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在参议院共掌握145个议席,较改选前的135个议席大幅增加,超过参议院半数。这145个议席,加上赞成修宪的大阪维新会和守护日本之魂党的议席,赞成修宪的议席数在参议院已经超过2/3.
日本参议院共有242个席位,议员任期6年,每隔三年改选一半议员,此次参议院选举属定期选举。由于参议院实权不多,在日本宪制中的地位低于众议院,因此此次选举本来没什么看头,但因为选举结果和修宪这一敏感话题息息相关,因此牵动了多方神经。根据日本宪法,修宪首先需要得到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各2/3以上议席赞成,然后举行全民公投,半数以上赞成才算通过。而除了参议院,自民党和公明党此前已经在众议院占据了2/3以上议席。因此,安倍已成功跨越了完成其修宪夙愿的第一道门槛,修宪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
为达到修宪目的,安倍早已开始进行一系列法律铺垫。2007年安倍第一次执政期间出台了规定修宪公投程序的《国民投票法》,2014年又通过了《国民投票法》修正案,将国民投票年龄从20岁降低到18岁。因为民调显示,年轻人对修宪的抗拒感更小。投票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日本 18、19岁年轻人赞成修宪的占46.8%,反对的占47.2%;20-29岁赞成的占48.0%,反对的占45.0%;50岁以上年龄层中赞成修宪的不到40%。为了避免触动年长者的神经,在本次选战中,安倍刻意不提修宪之事,而是宣布本次改选是对政府经济政策进行的公投。
而根据日本媒体此前披露的自民党内部修宪方针,修宪将按先易后难分两阶段进行:先就一些不太敏感的内容推动首次修宪,试探水温,然后依据民众的反应择机对宪法第九条等敏感内容进行修改。多方分析认为,安倍并不会在选举后立即修宪。首先,日本国民对修宪兴趣不高,投了执政联盟一方的票更多是因为民进党等在野党很弱,而不等于完全赞同修宪,此次投了修宪四党的选民也有30%多的人不赞成修宪。日本朝日电视台在选前几天的民调显示,日本选民在参议院选举投票时,最重视的是养老金和社会保障政策(30%),其次是经济政策(29%),修宪问题居第三位,占13%,显示民众对修宪的关注度不高。另据《东京新闻》选前的民意调查,反对在安倍政权下修改宪法的比率达40.5%,高于赞成的28.9%。反对修改宪法第九条的比例也高于赞成派。这与去年安保法通过时期的民调结果基本一致。修宪的民意基础还不具备。
另外,修宪势力内部就修改什么、如何修改的问题意见并不统一,各党并非完全赞同自民党修宪草案,这些都会影响修宪进程。但总体而言,修宪的气氛在急剧升温,步伐在加快。如果说安倍此前的一系列举动——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历史——还只是在修宪的外围打转的话,在国会两院同时占据2/3多数意味着修宪进入到实质性阶段,日本进入到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
应该说,修宪不仅仅是安倍的野心,更是日本战后多届内阁的夙愿。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盟军总司令部开始占领并统治日本,战前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被废除。同年10月,日本成立宪法问题调查委员会,提出对明治宪法进行字句修改,遭到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的反对。1946年2月,盟军司令麦克阿瑟指示另定宪法,并提出了日本宪法三原则:象征天皇制、放弃战争、废除封建制度。10月,宪法案经当时的众院和贵族院审议成立,1947年5月3日正式实施。这部宪法的第九条明文规定:第一款,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第二款,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正是这部宪法保证了日本战后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被认为是“和平的路标”。 迄今日本的修宪运动有两个高潮。第一次是在上世纪50年代,自由党与日本民主党合并成立自民党时,党纲中写明“对现行宪法进行自主改正,并重新研究美军占领法制”,口号是“改变外国强加给日本的宪法”。社会党等坚持维护这部和平宪法,从此形成了日本“护宪”和“改宪”两大阵营。第二次高潮开始于东西方冷战结束后的90年代。除修改第九条外,修宪者又增加了人权问题、环境问题等新借口。但由于日本的在野势力一直比较强大,国际上美国又不太支持,因此修宪更多是一种鼓噪,并没能进入到实质性阶段。但近年来,日本的内外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在外部看,美国对世界事务的掌控能力已经大不如前,越来越需要盟国成为好帮手以减轻其负担。在东亚,为了维持对中国的压力,就出现了美国放松对日本的控制、将部分对抗任务外包给日本的情况。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对日本近来的一系列冒进举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集体自卫权的解禁和奥巴马对《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承诺,显示美国并不反对日本成为“普通国家”,修宪恐怕也不是大问题。
再从日本国内看。自小泉下台以来,日本政坛出现了“七年七相”的乱局,首相走马灯似的换,无领导力的日本成了国际笑话,也让日本民众厌烦不已。民主党短暂上台期间,其对国政的外行程度让日本民众很失望。安倍上台以来,无论是在开动印钞机的经济问题上,还是在钓鱼岛这样的外交问题上,其果断作风让日本民众耳目一新,所产生的效用和普京上台一扫叶利钦时代颓势的情形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说,安倍的一系列举动虽然让我们反感,但其背后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一小撮”右翼,而是有相当的民意支持率。日本民众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心理下选择了安倍,客观上却把日本推向了修宪的道路。
因此,日本修宪会是迟早的事情,在安倍或安倍的继任者任内,几代日本政客孜孜以求的修宪目标恐将成为现实。而我们能做的,不应该只是担心和谩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