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3日消息(记者陈玺宇 实习记者许晴)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在诞生60年后,录像机要走进历史的尘埃了。世界上最后一家录像机生产商——日本的船井电子公司宣布,由于销量太低,本月底他们将停止生产录像机,主要是由于“需求大幅下降,而且采购零部件越来越困难。”
船井电机公司发言人说,一家为录像机提供零部件的供应商表示,销售量如此低的情况下,公司无法继续生产这种零部件,“供应商停止了供应,导致我们作出停产决定,因为没有这种零部件我们就无法生产录像机。”
这位发言人还说,公司已经接到许多用户求助,因为他们还没来得及把以前拍摄的婚礼等重要场合的录像带转换成光盘。
尽管最终走向衰落,但在录像机1950年代推出时,却被视作一项革命性技术。它虽然花了几十年时间才最终进入寻常百姓家,但在全盛时期在欧美日韩几乎随处可见,一度主导了整个市场。
1980年代,录像机开始进入美国家庭。1986年,美国家庭娱乐市场的规模超越电影院,人们花在购买和租借录像带的金额达到了44亿美元,而同年的电影票房只有38亿美元。
一
录像机进入中国大陆大概是在改革开放前后,来自广东的杨先生告诉天下公司,自己家里第一台录像机是1993年买的,印象深刻的是那时一台得要一两万元人民币,一盘录像带也要上百元。
93年的一两万是什么概念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87年全国商品房平均单价是408元/平方米,基本维持在每年上涨100元上下的节奏;这样估算一下,1993年全国平均房价也就1千元/平方米左右。也就是说,那时候的一台录像机,可以在全国绝大多数地方买下一套住房的10-20平米。
来自河南的黄女士告诉天下公司,自己家的录像机是94年买的,品牌是松下,一台也是一万多块钱。当时是因为工作需要,家里也可以用,才去省城去买来的。黄女士说,当时买还不能只买录像机和录像带,还得搭配播放设备——不然没法播出观看。现在大家都用小型的DV,方便多了。
二
录像机在美国普及了10年之后,1995年DVD敲响了录像机的丧钟。当DVD首次面向消费者发布时,《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盛赞了这项新技术:“打起锣来敲起鼓,数字视频光盘(DVD)来了。”短短5年,DVD的销量就超过了录像带。到了2005年,每卖15张DVD,才能卖出一盘录像带。
但DVD称霸的时间还不到10年,流媒体视频便出现了。《纽约时报》2011年一篇文章标题明确表示了DVD的没落:“再见,DVD。你好,未来。”
三
录像机的告别,是整个社会科技进步的缩影。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曾经的弄潮儿被变化的浪潮甩在身后。
2011年,随着美国最后一家冲洗和晒印柯达胶卷的店家宣布停止收件,曾经全球畅销的彩色胶卷也开始退出市场。很多媒体当时都报道:美国堪萨斯州的一家名叫杜威恩的小型家庭摄影公司,冲洗晒印出了全世界最后一卷柯达克罗姆胶卷。从1935年推出至今,柯达克罗姆胶卷已经享有75年的声誉——然而,在数字时代,柯达的胶卷败给了数码相机。
四
财经评论员安晓阳长年生活在日本,他说,尽管同为胶片巨头,日本富士和美国柯达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境遇:
“业界普遍认为柯达技术升级速度慢,事业领域单一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实作为数码大国日本,早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危机。这就意味着,影像技术企业复制胶片的命运就和柯达完全不一样,目前柯达胶片在日本依然是影像材料方面的老大,除了继续少量生产专业的这个摄影胶片,在这日本市场上数码相纸等产品的最主要的供应商。除此之外,富士胶片的业务领域也更为多元化。比如说在日本经常可以看到富士胶片公司推出的化妆品以及保健用品广告,那么,开始觉得有一点奇怪啊,好像这些产品和公司的形象不太相符,仔细了解才知道,原来化妆品和胶片都是用相关原材料制造的。那么从这里可以看到,富士胶片的经营战略是把生产胶片方面的化学技术,应用于开发周边相关的新产品;这样的多元化经营,避免单纯依靠影像技术,早晚会被因为技术换代升级被淘汰的危险。”
五
另外一个受到数字化冲击的行业是电影。美国好莱坞的派拉蒙公司已经决定,以后不再发行胶片电影,只面向电影院发行数字电影。这意味着许多美国老旧电影院将被淘汰。派拉蒙公司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华尔街之狼》,将成为第一部只发行数字电影、不发行胶片电影的作品。外界预计,派拉蒙公司的这一举动,将会鼓励好莱坞更多片商进行效仿,胶片电影将退出美国历史舞台。
好莱坞片商喜欢数字电影,因为成本相当低廉——制作胶片拷贝的成本高达2000美元,但是一个数字拷贝只需要不到100美元。另外,数字电影未来将会通过卫星直接传输交付给电影院,意味着还可以节省更多的制作和运输成本。数字技术还可以让电影院播放票价更高的3D电影,方便影院排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