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改真人电影《寄生兽》凶猛来袭!二合一精简版竟“很好看”?
空档五年日本真人电影重被引进,《影视圈》杂志就此采访安乐影业总经理张晗,他说:“限韩令”出与日本影片引进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外片引进上没有双标,只看在中国市场反响。
今天,对影迷来说有个好消息:《寄生兽》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院线!
还有个不知算不算好的消息:中国公映版《寄生兽》将原本上下两部共226分钟的影片合二为一,剪去约100分钟!
大家不知该哭还是该笑,走进影院是怀着怎样的期待,走出影院是抱着怎样的心得?
记者还没亲自去影院一饱眼福,观影感受谈不上,先扒片子的前世今生。
日本电影《寄生兽》前世今生
1.片子前世:日本漫改真人高分热评
名字:《寄生兽》
类型:科幻/恐怖
日本上映时间:2014年、2015年
豆瓣评分:2014《寄生兽》7.4 ;2015《寄生兽:完结篇》6.8。
从豆瓣评分可知,大家对这部片子尤其是第一部的高度认可,毕竟在豆瓣拿到7分以上都不是等闲之辈。
这是一部漫改真人电影:曾荣获“讲谈社漫画奖”和“星云赏”的日本超人气漫画《寄生兽》,以其血腥暴力的画风获粉丝热烈追捧。单行本销量累计突破1100万册。后被东宝改编为上下两部电影,由山崎贵执导,日本当红影星染谷将太、深津绘里、桥本爱等共同出演。
2.片子今生:二合一中国公映版也靠谱
多年来,日本一直多有漫改电影问世,但由于漫画粉丝对原著改编的“苛刻”,加之二维转化三维的局限性,少有让原著粉衷心认可的漫改电影。
但这部影片在日本上映时曾引发观影热潮,票房成绩一度超过同期上映的《星际穿越》等好莱坞影片,连续多周蝉联日本票房冠军。
But,就算片子优秀,但大刀阔斧删减一个多小时,更何况在日本早就上映,国内不少人被资源帝宠爱过,现在再引进就不怕市场表现不佳?记者就此采访了引进发行方——安乐影业总经理。
3.亲妈东宝操刀修剪,二合一更合国人胃口
“主要是因为我们不可能同时引进两部,也不可能有两个配额,所以日本那边根据我们的需求做成一部”,张晗表示,“而且原作上下两部时间都比较长,二合一之后更加迎合中国观众的观影特点”。
这100分钟删减的版块集中在重口味镜头跟电影叙事逻辑上:尽可能弱化日版的血腥恐怖镜头和暴力程度,最大限度保留经典镜头。
另外,因为日本电影节奏一般比较缓慢,主题埋藏较深,所以也精简部分支线人物(如杀人狂浦上)的剧情。“有些拖沓、吊人胃口的内容,就算删掉也不影响情节理解,省去这些细枝末节,使得片子节奏更快也更紧凑耐看”。这样的影片呈现方式更符合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
影迷们安啦。“因为这个版本也是由东宝自己操刀,他们研究过怎样修剪使得逻辑顺畅不凌乱,观众理解不困难,满足大家对影片整体性的需求并最终完成了剪辑工作”。张晗解释:“这个精华版出乎意料得好看”。
原版上映时间久,但引进版点映反响确实不俗。
张晗表示:“唯一遗憾的是时间久了点,2014年在日本上映,通过各种渠道很多人已看过原版”。
但是此前,该片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行超前点映,业内人士和广大影迷一致力赞:“故事情节设定不落俗套,动作场面惊心动魄”、“全程无尿点”,人脸撕裂、脑浆迸裂等画面常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出现,特效运用给人身临其境的窒息感,认为它还原了原著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空档五年重新引进真人日本电影,投中国市场所好
借《寄生兽》之机,记者又翻了日本电影在中国的引进史,真是跌宕起伏的画卷啊。
1978年至90年代是日本电影在我国的繁荣期——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进一批日本电影。80年代初期在影视音乐等方面,中国刮起了一阵“日风”,高仓健、山口百惠、山田洋次等都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日本偶像。《追捕》、《人证》、《砂器》、《远山的呼唤》等片子以写实主义的风格,描述日本社会以及广义人性,赢得中国市场的巨大回响。
从风头无两到一度销声匿迹,再到偶有票房热门出现,日本电影在观众视线中若即若离。
近年来引进中国的日本影片较少,其中真人电影就更少,只在今年4月上映了青春励志片《垫底辣妹》,而上一部,则是五年前引进的《挪威的森林》。
1.安乐影业:综合考量决定引进《寄生兽》
纵观近年我国的电影引进记录,与《寄生兽》类似风格的异形科幻片并不多。比如著名的《异形》系列、《迷雾》、《汉江怪物》、《人兽杂交》等都没有引进中国。最近一部引进中国的此类科幻片当属2012年上映的《普罗米修斯》。美国异形科幻片引进得少,日本科幻片就更少了。
漫长空档期后吃螃蟹是《垫底辣妹》,这部青春励志片收获三千多万票房;《寄生兽》惊悚重口,两者风格迥异,《垫底》在中国市场的反馈对后者也几乎没有借鉴意义。
那么,引进这部片子的理由是?
张晗表示:“今年引进的日本片再比如,《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圣斗士星矢》以及9月23号要上的《樱桃小丸子 来自意大利的少年》”。
从安乐影业的角度,主要考虑电影与中国市场的贴合度,也主要看市场基础,比如《寄生兽》、《进击的巨人》这类惊悚重口片子在中国电影漫画迷中有较好的口碑,很多人是忠实粉丝。”
《进击的巨人》海报
2.隐情:二选一,《寄生兽》PK掉《进击的巨人》
据悉,安乐影业打算从上面这两部片子二选一,本想引进更火爆的《进击的巨人》,但那部片子在日本国内反响不太大,评价不太高,批评声音多。
“而《寄生兽》在漫改过程中还原度更高,在日本上映时是票房冠军且口碑不错,另外在怪兽题材中糅合了“米奇”这样比较萌、比较受中国市场欢迎的形象元素,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引进了《寄生兽》。”
限韩令出,日影借机能逆袭上位?
日前,“限韩令”风一起,瞬间吹皱电影界“一池春水”。
有人认为,限韩令将给其他国家的电影带来机会,特别是日本电影。
有人认为,就算有“限韩令”,面对野蛮生长的中国电影市场,日本电影依旧无法借力重新崛起。
限韩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韩国影视在中国的影响,那么曾经风靡我国的日本电影是不是能把握机会卷土重来?
记者认为,一个字,难。
1.日本真人电影近年品质堪忧:本土电影遇瓶颈
日本电影在中国市场不被看好,部分原因也在于近几年日本电影本土竞争力日益衰弱,票房号召力在下降。
2015年,日本国内共有591部日本电影上映,其中票房10亿日元以上的作品只有34部。更除了《入殓师》,难寻在国际上取得较大影响力的电影。
到2016年,日本多家媒体也承认日本本国的电影票房号召力和故事想象力双重匮乏的问题日渐严重,只剩下剧场版动画挽尊——日本本土电影发展进入瓶颈期。
2.偶有票房黑马,在华票房号召力可谓平平
2015年4月,在国务院新闻办的一场发布会上,一名来自日本东京电视台的记者现场就“为何中国电影市场上日本电影如此少”等问题向中国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提问。
阎晓宏表示:“需要通过商业的方式来谈电影的版权引进问题”,更进一步表态:需要有好的日本影片,内容够好就会有国内片商来买,中国观众也喜欢。
记者琢磨,既然是从商业角度,那么这几年引进的日本真人影片的票房成绩值得一扒,毕竟数据一定程度上能说明问题。
2007年《日本沉没》这部灾难大片,票房仅17万人民币;
2009年初《十个约定》票房721万;同年,《我的机器人女友》登陆中国暑期档,总票房仅100多万。
2010年,《变相黑侠》、《感染列岛》两部最终票房大概几百万;
2011年初《挪威的森林》票房仅294.5万。
2016年就是前面提到的《垫底辣妹》跟新鲜上映的《寄生兽》。从以上数据可知,与动辄几个亿、十几亿票房的好莱坞大片相比,真算不上显眼。
日本电影水土不服有根据。
日本电影近年来也有部分佳作,比如《海鸥食堂》、《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入殓师》、《第八日的蝉》、《百元之恋》等在中国电影爱好者中拥有相当高的口碑。
但在进口片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反复研究中国年轻观众的口味后,发行方罕少把赌注压在这些叙事细腻、风格沉静的日本影片上——支撑国内商业院线的是绝大多数观众的好恶:追求感官刺激、轻松愉快、大冲击力,与内敛、含蓄、慢节奏,善于展现人性深处的日本电影相去甚远。
咄咄逼人的好莱坞大片反而更适合国人观影特点。
张晗表示:“不管动漫还是真人,日本片子在我国的票房都不是特别理想,基本维持几千万的体量,所以——也并不认为去年有一部票房破5亿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就能改变整个日本电影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
鉴于持续多年低迷的票房情况,从商业变现的角度上来说,日本影片在我国的发展前途还未可知。
3.日本电影内地审查难过关?这是坊间误解
有人表示,除开日本电影自身问题外,中国电影市场的门槛之高也是阻挡日本电影进入大陆市场的主要因素。
记者就此问题咨询张晗,张晗表示:“日本影片面对的审核压力相比较其他国家严格,这是大众误区。比如,《寄生兽》,我们跟主管部门沟通,确认哪些地方要做修改,相关部门对所有片子一视同仁,并没有区别待遇。”
4.“限韩令”出与日本影片引进: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现在并没有不允许引进韩国电影的说法,更不是限韩令之下日本电影就被大批量引进的理由——这不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
张晗再次表示,关键是看市场表现:“比如,大家对《寄生兽》的接受程度高,市场反馈不错,那么我们就考虑能不能引进更多的漫改真人片子。除此之外,比如《入殓师》拿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种好片子也是我们考虑的方向。”
外片引进:没有双标,看市场反响
张晗表示:“肯定是衡量市场反响:毕竟每年片子配额有限,给日本、韩国、好莱坞还是其他国家,首先考虑是它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其中,日韩电影在我国的票房表现一直不是特别理想。叫人很难归纳出什么片子类型更适合国人。“因为它在我国市场还不属于主流的商业影片。”
《阿凡达》海报
对海外电影引进上,安乐影业一贯持谨慎作风:“社会大环境对我们的影片引进有影响,但并非主流因素。因为我们首先是商业化行为,对日本片我们还是持观望态度,五年空档也好,今年重新引进也好,包括在其他任何海外片子的引进上,我们归根结底只看一样——电影市场反映,观众接受程度,从片子质量、口碑、对观众吸引力等维度进行综合的市场调研,进而支持采选决策。”
来源:娱乐资本论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