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流动性陷阱的范例:日本家庭和企业持续囤积现金)
日本央行刚刚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920万亿日元(约合9.1万亿美元)的家庭资产以现金或存款的形式存在,为史上第二高水平;而公司以现金或存款存在的资产总额为242万亿日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截止今年上半年,日央行持有36%的日本国债,而国外投资者持有比例仅为10%。
日本流动性陷阱
居民和公司囤积现金是日本一直以来在流动性陷阱中挣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经济和通胀长期低迷的情况下,日本央行一直以来试图通过货币政策重振经济,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因为居民和企业不断增持现金而大打折扣。
2002年至今日本GDP增速在1%上下波动,2009年3月GDP同比增速更是断崖式下滑至-9.2%,此后2010年的快速增加仅仅是2009年增速太低的基数效应导致,2016年上半年GDP增速几近于0。
为提升经济和通胀,日本一直实行宽松的低利率政策,甚至推出QE后也不见起色。日本的无担保拆借利率水平常年在0.5%-1%之间,仅2006-2009年超过2%,2016年8月仅为0.9%。CPI也常年在0附近,甚至为负数,2016年6月CPI为-0.4%。日本的货币流通速度也一直下降,从2004年的0.72降到2015年的0.54。短期利率在零附近,传统的货币政策难以实施。2001年3月日本开始实施QE计划,直到2006年年初结束,但这期间日本的经济增长并未好转,CPI徘徊在0附近。
此后,货币政策加码,QQE和负利率一起上,但仍“无力回天”。2013年4月初,日本央行决定实施“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QE),从14年开始每月购买13万亿日元资产,在通胀到达到2%以前不停止,该计划实施之后,GDP增速、CPI都短暂回升,但是仅仅一年之后,经济又回到之前的状态,通胀水平仍低于2%的目标水平,虽然QQE帮助了日本长期贷款利率的下降,但仍无法刺激GDP,提升通胀。
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推出负利率政策,虽使长期贷款利率下降,但是日本信贷增速下降,GDP增速下降,CPI降到0以下。
本月举行日本央行会议宣布,经对以往宽松政策的全面评估后,决定将关注点转向控制收益率曲线而非一味通过QQE提供流动性。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