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共同社9月27日报道,由日本九州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院等组成的研究团队27日宣布,已经弄清引起流行性腮腺炎的病毒侵入人体细胞致病的机理。该院副教授桥口隆生表示:“这将有助于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和疫苗的改良。”
研究团队利用X射线进行解析,弄清了腮腺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的结构,再通过电脑计算等发现细胞表面的“受体”由3种糖类组成。糖蛋白和受体的关系类似于“钥匙”和“钥匙孔”,两者相结合造成病毒感染。弄清上述结构为开发出在病毒侵入之前封堵“钥匙孔”的抗病毒药开辟了道路。
此外,研究人员还找到了接种过疫苗或曾经发病的人也会感染的部分原因。在一些病例中,由于病毒的基因类型不同,抗体作用的部位氨基酸排列也有所不同,导致一度形成的抗体无法起到作用。
患上流行性腮腺炎的人耳朵及腭部下方会出现肿胀,还会引发脑膜炎、听力障碍等并发症。目前尚无抗病毒药,治疗方法为对症治疗。
此次的研究成果预计将于近期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网络版上。(记者 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