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狂欢还在继续。在实体经济和房地产之间,所有人都相信ZF不会让房地产倒下,虽然实体经济已经非常困难。但在增长面前,一切困难都得让道,现在的情况是,哪个能稳住增长,就依靠哪个。
有人说,开发商之所以敢于顶风制造地王,是因为摸准了央行的底牌——货币政策还会宽松,至少会稳定在当前的水平。在这样的逻辑下,开发商拉上银行一块炒高地价,稳定楼市,至少一线楼市不能倒掉。一线楼市是龙头,他们没有地王,后面跟风的周边二三线城市还敢制造地王吗?没有了地王的强刺激,房地产的各路参与者会不会突然醒悟?这种推演是可怕的,开发商不愿意看到,银行不愿意看到,炒房者不愿意看到,ZF更不愿意看到。
所以,与其说看穿了央行的底牌,倒不如说看穿了增长模式的底牌。融信敢于拿地,不过是摸准了脉罢了,只不过这次的确有点让政策难堪了。于是接下来我们看到了上海暂停出让土地,除了不卖地恐怕真的没啥好方式了来限制地王了。
但是不卖地行吗?肯定不行,房地产和股市其实是一回事,房地产行业的刺激靠什么?靠的就是地王!它就像股市里的庄家,只有庄家不断出现,散户才会不断跟进。没有了领头羊,风险气氛就会蔓延,三人成虎,那就离崩盘不远了。
上面所说的就是支撑房地产继续增长的信心逻辑。不过各种数据却反映当前房地产的危机已经非常大。和当年的日本非常相似。
人口老龄化
当年日本在1976年至-1990年的房地产泡沫过程中,人口增速持续下滑,从0.87%已经下滑至0.33%。
而现在的中国,人口增速已经从2005年的0.59%下滑至0.41%。
适龄劳动力持续减少
日本劳动力人口在1992年达到最高值,占总人口的70%,中国劳动力人口则在2010年达到峰值,为75%,而去年则回落至73%。
居民杠杆率不断上升
房地产泡沫的增加一定是伴随着居民杠杆不断上升的。而居民杠杆断了就是泡沫破灭的时候了。
日本房地产泡沫时,新增房贷/GDP仅为3%,而中国上半年这一指标已达6.4%,超过日本两倍多,快赶上美国当年的极值8%了。
M2增长
当年日本M2增长年均超过10%,流动性过剩,现在的中国M2增长年均超过13%,流行性过剩更严重。
我们现在与日本不同的也有不少,主要表现为:
城镇化水平偏低,但现在的问题是城镇化没有带来人口,停留在土地层面。
土地市场仍然牢牢掌控在ZF手里,地价的变动主动权没有脱手。
针对不同城市的购房政策仍然存在。
利率虽然降低了20%,但相比美日的剧烈下降仍然相对温和。
人民币在国内外两个市场内自由流动相对困难,这使得人民币波动相对温和可控。
日本在房地产过度发展导致经济过热时,选择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它的好处是保住了实体经济,而我们现在会怎么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