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日本国会参议院通过可实现明仁天皇退位的特别法案。之前,该法案已在众议院获得通过。根据这项法案,日政府拟在2018年12月让明仁天皇退位、新天皇即位。届时,明仁天皇将成为日本皇室自1817年以来第一位生前退位的天皇。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天皇退位,与其和安倍在历史认知和修宪等问题上的分歧有关。请看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文章——
日本天皇退位法案背后的博弈
■张君兰
明仁天皇(图片来源于网络)
6月9日,日本国会参议院通过可实现明仁天皇退位的特别法案。之前,该法案已在众议院获得通过。根据这项法案,日政府拟在2018年12月让明仁天皇退位、新天皇即位。届时,明仁天皇将成为日本皇室自1817年以来第一位生前退位的天皇。
1989年即位的明仁天皇是日本第125任天皇,今年已经83岁高龄。尽管明仁天皇去年表达退位意愿时,自称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再继续进行海外访问、地震受灾地慰问等公务行为,但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天皇执意退位,与其和安倍在历史认知和修宪等问题上的分歧有关。
首先,明仁天皇和安倍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大相径庭。与安倍这一历史修正主义者不同,明仁天皇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日本要深刻反省历史。2015年1月1日,明仁天皇在发表新年感言时说,日本应借二战结束70周年之际反思战争历史,思考今后走向。同年8月15日,在日本政府举办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发表致辞时,明仁天皇更是使用了“深刻反省”一词。分析人士认为,2015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在这个“转折点”上,天皇使用更加清晰的语言来表达对这场战争的感想,其中不乏警示安倍的意味。因为自2012年再次任首相以来,安倍已经连续4年在致辞中未提及历代日本首相坚持的有关战争“加害”和“反省”的表述。
2013年12月26日,安倍悍然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自2006年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之后,日本首相再次参拜靖国神社。此外,每年靖国神社的春秋例行大祭,安倍均会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仁天皇迄今已在位28年,期间尽管国内保守势力要求天皇参拜靖国神社的声音从未中断,但他却始终不曾踏入靖国神社半步。
其次,两人对战后日本的和平宪法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在许多人看来,明仁天皇是最忠实的“护宪派”,而安倍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修宪派”。2012年4月,自民党公布“日本国宪法修正草案”,删除了现行宪法第九条中“不拥有武力,不拥有交战权”的规定,提出要成立“国防军”,这对一直主张要深刻反省战争的明仁是很大冲击。同时,草案将天皇的地位提升到“元首”,这更与明仁即位以来探索的与国民休戚与共的“象征天皇”定位背道而驰。
日本宪法第96条规定,宪法修正案需要获得国会参众两院三分之二以上议员的支持。去年7月日本参议院改选后,安倍所主导的修宪势力已在国会参众两院中占据了修改宪法所需要的三分之二多数议席。恰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明仁天皇发表电视讲话,表明自己的退位意向。分析人士认为,明仁天皇此举,一方面可以拖延安倍修宪进程,另一方面则是要避免自身在修宪过程中被安倍和右翼势力利用。
在日本传统宗教神道教中,天照大神是最高神,而天皇是这个最高神的后裔。尽管战败后裕仁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宣告天皇并非神,但在日本国民心中,天皇仍有着极高的地位和特殊意义。右翼分子经常把天皇当作招魂的旗帜,企图将天皇再度“神化”,安倍再次执政后也一直希望利用天皇获得支持。与安倍关系十分密切的日本森友学园下属的冢本幼儿园,就发生了对儿童推行“战前教育”、让儿童背诵明治天皇教育敕语的事件。
其实,针对特别法案本身,天皇和安倍亦存在分歧。明仁天皇想让天皇退位制度永久化,而以安倍为首的保守势力坚持特别法案只适用于明仁天皇这一代。其企图再度将天皇神化、利用天皇权威修改宪法,使日本摆脱战后体制的“司马昭之心”实在再明显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