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7日援引日媒报道称,从原子能规制厅采访获悉,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长期没有对逾4500个核物质容器进行妥善管理。一个月前,该机构发生了核物质泄漏事故。这种松散的管理体制是事故发生的背景因素。该机构还负责福井县“文殊”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的报废工作。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要获得信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日本《东京新闻》7月6日报道,原子能规制厅负责人指责道:“这跟儿童用过玩具不收起来一样,作为原子能的专家团队本应成为其他从业者的榜样,管理工作却如此不细致。”
盛放核物质的容器本来有必要放在建筑物内的专门地点保管,保管地点必须具备万全的放射线应对策略和临界预防策略。然而,在曾发生事故的茨城县大洗研究开发中心等4处地方,甚至有些盛放核物质的容器被放置在保管地点外的时间长达35年以上。
管理工作不严谨的机构有大洗研究开发中心、核燃料循环工学研究所、原子能科学研究所和人形峠环境技术中心。未得到妥善管理的核物质容器达4571个。
据原子能规制厅介绍,持续至去年12月的安全检查指出了各机构存在的管理漏洞,大洗研究开发中心已开始采取改进措施。今年6月事故发生之际,正值大洗研究开发中心实施对策的过程中。在规制厅的入内调查中,清洗遭辐射工作人员的身体表面的除染喷头发生故障,可能导致除染工作花费了过长时间。
该机构今后还负责长达数十年的“文殊”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的报废工作。原子能资料情报室共同代表伴英幸指出:“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完全称不上是可以安全推进核反应堆报废工作的组织,这令人极为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