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一年的等待,电影《声之形》终于在内地上映了。
在“东京动画奖2017”评选中获“最佳动画”和“最佳编剧”两个大奖
这部电影在去年有“动画奥斯卡”之称的“东京动画奖2017”评选中,打败屡破纪录的《你的名字》,一举斩获“最佳动画”和“最佳编剧”两个大奖。
《声之形》的原著,是大今良时创作的日本畅销少女漫画。曾由于故事中的特殊情节引发了巨大争议,最终导致漫画有段时间内被勒令停刊。后在各方的协调下,2013年重启。
故事涉及校园霸凌
“特殊情节”,不仅仅因为故事的主角是“特殊群体”,更因为涉及到全世界都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校园霸凌。
女主角小硝,是一个听不见声音的姑娘。她小学转学来到男主角石田所在的班级。无法靠声音与同学们交流的小硝,从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起,便用一个“笔谈用”笔记本与大家交流,希望与班级其他同学融为一体,更渴望交到朋友。起初,伙伴们对与自己不同的小硝充满好奇。他们中有人试着用笔谈用本与小硝交流。不过新鲜感一过,小硝需要被特殊照顾的属性,就变得令人排斥与厌烦。
很快,她被孤立了。
老师很清楚这个姑娘在班级遇到的交流障碍,邀请同学们为了和小硝沟通,每天拿出三分钟时间学习手语。而唯一一个愿意学习手语、亲近小硝的女孩,同样遭到孤立和排挤。
可能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独特,可能只是单纯的不懂事,男主角石田,从“冷暴力”的队伍中脱团,自成一派成为行动上的“施暴者”。
他在上课时,将书本卷成喇叭在小硝耳边突然大喊。他在黑板上写下取笑小硝的话,等小硝出现后又假装好人帮她擦掉。他拒绝小硝想和他做朋友的恳求,并随手抓一把沙子丢她。他以“恶心”为由,弄丢、弄坏了小硝八个价格昂贵的助听器……
助听器这事儿,让小硝的妈妈察觉出异常。校长亲自到班里抓施暴者,在老师的点名下,石田成了靶子。同班同学们为了自保而纷纷把欺负小硝的行为推到石田身上,生怕自己被贴上“施暴者”的标签。
小硝因为石田而不得不再次转学。
她走后,石田接替了她的位置,成了新的被欺凌对象。为了与石田划清界限,同学们开始用石田对付过小硝的办法来故伎重演。“施暴者”变成了“受欺者”,校园暴力迎来新一个轮回。
长时间遭受不公平待遇的石田孤立无援,即便已过去多年,他仍小心翼翼提防身边每一个人。他切身体会到小硝的痛苦,也亲眼目睹因为自己的一时痛快,给受害者、给自己家人带来的忧患。
强烈的孤独感让石田有了轻生的想法。于是他在日历上标注上一些必须要完成的事情,等到最后一天到来,他将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轻生之前,他希望再见小硝一面,亲手将“笔谈用”本还给她。正因为再次遇见小硝,石田的生活出现了自带柔光的变化……
是《你的名字》后又一部现象级的日本漫画电影
从去年开始,经常有人拿《声之形》与《你的名字》做对比。但我们认为,它们除了都是动画作品外,可比性没有那么大。
《你的名字》把故事架空在平行空间,注重故事的创新。而《声之形》,更注重于对人物性格特点及复杂心理活动的塑造。前者设定独特,后者专注写实。
小硝每次被石田欺负,逆来顺受。但实际上,她并不是难过于“被欺凌”这件事本身,而是她无法与人沟通交流、无法向喜欢的人传达自己心声的痛苦。
石田在体会过被欺凌的滋味后,心中愧疚感大于一直在企图自救。求死前去见小硝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一直想要弥补自己儿时犯下的过错,抚平对小硝造成的伤害,渴望对身边同学敞开心扉地去交朋友。
两人重逢后曲折而坎坷的相互救赎,是《声之形》最大的看点。
“校园暴力”、“听觉障碍”、“抑郁自杀”,《声之形》包含了浓重的致郁色彩。最终安排这样一个结局,是剧中人物们的大团圆,更是在呼吁银幕外的每一个人,与过去有些讨厌的自己和解。
《声之形》在日本首周票房达到2.83亿日元。到2017年1月,在日本的累计票房达到23亿日元,成为《你的名字》后又一部现象级的日本漫画电影。
(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