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日本公司,良心真是大大地坏了!
日媒近日爆料称,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集团下属4家事务所篡改了质检相关证明。说白了,就是以次充好!
造假并非初犯
据《人民日报》报道,遭篡改数据产品包括铝制品零部件约1.93万吨、铜制品约2200吨、铜铸件约1.94万件,约占铝和铜业务销售额的4%。
涉事工厂在产品出厂前就已发现某些方面达不到客户提出的标准要求,却在产品检查证明书中修改强度和尺寸等数据,以使这些产品符合客户的生产规格要求。
神户制钢所副社长梅原尚人10月8日就此致歉时,承认问题产品“可能引发安全问题,我们也请客户进行检查。现阶段,尚未发现可能因此引发的安全隐患”。
本次数据造假丑闻牵涉包括神户制钢所管理层在内的数十名员工。梅原坦言,篡改数据并非个别人所为,而是获得管理层默许,是公司整体行为。
事实上,这次伪造数据并非神户制钢的“初犯”。去年,该公司就被曝篡改数据,旗下一家生产钢丝的子公司在9年里持续伪造不锈钢产品强度,将不符合行业强度标准的产品“以次充好”出售。而本次调查进一步发现,部分产品从10年前开始就一直沿用篡改后的数据。
由于铝和铜在制造业领域使用广泛,特别是铝卷,是制造汽车、火车、飞机的主打材料,所以,神户制钢的问题产品也“坑”惨了一众日本“队友”,其中包括本田、马自达、三菱、日产、铃木和丰田等知名车企,日本新干线部分车辆也遭殃及。
日本制造跌落神坛
原本是日本骄傲并赖以生存的制造业,如今却频频作为丑闻主角登场。这不禁让人感叹:日本制造已经跌落神坛!
10月9日出版的英国《金融时报》,罗列了近期一连串令“日本制造”蒙羞的事件:
今年9月,日本国土交通省调查发现日产汽车使用无资格员工负责整车检查。日产不得不宣布停止销售6万辆新车;
今年6月,日本高田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家全球最大的安全气囊制造商因为气囊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大众、通用等汽车公司被迫召回数百万台汽车;
去年4月,三菱汽车爆出“燃效门”,媒体调查后,该公司承认,对旗下多款汽车的油耗数据弄虚作假。而这一造假行为已经持续了25年……
如今,钢铁企业篡改数据的做法,更进一步动摇了日本制造“高品质”的根基。
“尽管暂时没有爆出安全问题,但这严重波及日本制造业的名声。”新加坡《海峡时报》如此评价。
日本企业的大溃败,在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上也能窥见端倪。
1996年时,财富500强榜单上的日本企业多达99家,与美国不相上下;但是到了2016年,仅剩52家。其中一些知名企业的名次下滑更是触目惊心。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友骏指出,经过“失去的20年”后,日本经济始终没能回到正常发展轨道。安倍政府虽强调通过结构性改革促进制造业转型,但是力度和成效不彰,这也给企业增加了负担。
新华社文章进一步指出,如果跳出企业视角,日本的“隐瞒文化”“篡改文化”“歪曲文化”正在日本各界弥漫。以安倍夫妇卷入的森友学园丑闻为例,不仅首相官邸和自民党上下拼命捂住盖子,日本财务省的相关知情部门也在隐瞒、篡改乃至销毁对安倍夫妇不利的证据。而这些正在战胜日本传统的“耻感文化”,导致日本社会对谎言、造假的“耻感”阈值急剧降低。
中日实力对比惊天逆转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风靡全球的日本制造,已危机重重;当年籍籍无名的中国制造,却强势崛起。
曾经,家里有一台日本电视机,是让不少人羡慕的事情。而现在,中国品牌实力“圈粉”。2016年,中国液晶电视出货量在全球市场份额超三成,名列第一;而日本的份额却不到12%。
在日本曾引以为傲的造船业,上演着同样的惊天逆转。今年1-9月,全球海运累计订货量排名中,中国以509万CGT(217艘)的成绩拔得头筹,日本的订货量几乎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
最能体现两国制造业实力变化的,还要算高铁。1978年,邓小平访日。乘坐新干线时,他感慨道: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现在很需要跑!39年后,中国高铁“复兴号”实现“弯道超车”,以每小时350公里的时速领跑世界!2016年,中国已经占据世界高铁市场近7成,而日本的份额不到一成。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正在被引领全球质量典范的德国“锁定”为竞争对手。
德国质量协会和德国市场研究机构“Innofact”最新调查显示,54%的受访者认为,来自中国的竞争者正加大步伐,将超越德国品牌和德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约3/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制造”的质量20年后会更好。
德国《质量管理杂志》网站评论称,“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的形象未来将越来越接近。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如果说在全球工业1.0、2.0时代,中国制造一直扮演模仿者、改进者的角色,那么到了全球工业3.0、4.0时代,中国制造将转型扮演突破者、创新者、引领者的角色。
中国搜索微信公众号出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策划:胡璇绚
作者:周雅如
编审:赵嘉麟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参考消息、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