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大背景下,日本接连发生的质量管理丑闻,实际上暴露了竞争环境剧烈变化下日本管理体制的深层次危机。
第一,日本质量文化的根基正受到侵蚀。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停滞的10年”,迫使许多日本企业为节省成本对企业结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不少大企业甚至出现了大裁员的浪潮。例如,日立推出提前退休计划,从2万名员工中裁掉了1万人;索尼砍掉了13%的员工,辞退总人数达到1万名。这些大裁员措施迫使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员工黯然退出工作现场,而代替他们的是大量的合同工和临时工。这种企业结构的巨变,极大地侵蚀了日本企业引以为傲的质量文化。同样,为了节省成本,由供应商参与的质量改进小组相继遭解散。索尼的供应商“不再愿意为索尼牺牲一切”,而丰田供应商的减少直接引发了“一个供应商的错误,招致更多汽车召回”的全球性灾难。
第二,日本质量文化的基因缺陷。有学者指出,成功的日本管理体制严重依赖日本文化。这种体制难以批评,也难以改革。事实上,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早就发现了日本民族“喜新而又顽固”的矛盾性。显然,日本的质量文化也难以克服种种“基因缺陷”:它适应以美国为主导的冷战体制和快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却不完全适应21世纪新的世界格局和新经济;它适用于终身雇佣和高福利的人事体制,却难以适应迅速成长的新一代人群。
更重要的是,日本质量文化的最大动力来自于高福利、高保障体制下形成的技术熟练工人对质量的不断改进和终生奉献。这使得日本的质量文化具有极大的“原产地”依赖性。而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企业,在庞大的海外生产体系中不愿意也不可能移植这种所谓文化基因。
第三,日本工匠精神的沉沦。长期的经济停滞和残酷的社会竞争,导致日本中产人群的分裂:中上层中产者向富人阶层转移,中下层中产者向穷人阶层转移,由此出现了贫富对立、严重分化的“M型社会”和“低欲望社会”,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的少子化和老龄化。这对建立在家族企业基础之上的工匠精神而言是一个巨大挑战,不少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
日本企业接二连三的质量管理丑闻给我们中国企业也敲响了警钟:市场上没有永远的成功者。只要市场竞争的擂台摆在那里,笼罩在成功企业头上的光环、系在成功企业家身上的“金腰带”就都是“昨天的荣誉”。只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才是真正的基业长青之本。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上一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