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洲芦蒿吸引日本新加坡客商来尝鲜
蒿肥价贵,凝聚着农人的艰辛和不易
在八卦洲七里村洲磊蔬菜合作社的大棚里,铺满了翠绿清香的芦蒿,像一层厚厚的碧绿毯子,迎接着丰收和喜悦。
正值寒冬腊月,一大早的低温更是咄咄逼人,可芦蒿大棚温暖如春,气温在10至15度,割蒿人陈也年已是一头大汗。今年70岁的他,仍是一把好手。只见他左手撸了一把芦蒿,右手镰刀贴着地面,把蒿子一刀割起,不伤根系,也不影响1个多月后,第二茬芦蒿的正常上市。
老陈割下的芦蒿,一捆一捆地码在身后,农忙时,他一人一天能割2000斤左右。在老陈身后,10多名摘蒿人,正在进行第二道工序。来自江北的戴秀兰,坐在板凳上,戴着手套,把蒿子身上的叶子捋掉,一根“光秃秃”的芦蒿便摘好了。她动作熟练,每根芦蒿都要经过她的手,一天能摘200斤。在她身旁,是洲磊蔬菜合作社负责人吴昆,他一身泥水,与工人一起把摘好的芦蒿,装进箱子、袋子。大大小小的货车就停在田地边,每天数万斤的芦蒿被运到主城各大菜市场,远的到苏南、浙江等区域,最远借助电商平台,实现了在武汉、南昌等地的销售。
“平时我坐办公室,很少下地。但到了春节期间,蒿子事太多了,也得下田干活儿。”吴昆笑着说。在他的合作社里,种植着100多亩芦蒿,每亩收3000至4000斤芦蒿,其中80%种的“南京大叶青”,这是南京本土的芦蒿品种,吃起来清香、爽口。“南京大叶青”因为不耐寒,受条件所限,只能在冬春时节种植两茬。短暂的春节期间,是“南京大叶青”芦蒿的丰产期和销售黄金期,它是南京人年夜饭餐桌上的“蔬菜之王”。
“现在,蒿子的市场价每天浮动,高时可以达到十元一斤,最低也有七八元一斤。”吴昆说,蒿肥价贵,割蒿、摘蒿的人们为了不违农时、不耽误市场,一天忙碌10多个小时。每年都是除夕下午回家,初一一大早又来工作了,辛苦不言而喻。吴昆有社员近40人,包括外来务工者、当地农民和贫困户。村民王小明家的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后,不仅每年能收1000多元的流转费,还能在合作社打工,一天下来,摘蒿能赚100多元。
如今,随着国内芦蒿行业的竞争加剧,以及产业单一导致的连作障碍,传统的芦蒿经济逐渐萎缩,“芦蒿之乡”八卦洲的芦蒿种植面积从原来的3.5万亩缩减至1.5万亩左右。种植户们不断进行品种改良、种植技术升级,用精品保证八卦洲芦蒿的品牌质量。不少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展开合作,治理土壤、科学用肥,进一步提高“南京大叶青”的品质。一些专业合作社还尝试对芦蒿进行产品深加工,比如制作芦蒿干、芦蒿茶等,以此打破季节局限,提高芦蒿产品附加值。
吴昆开心地告诉记者,“前不久,日本、新加坡的客商还来到八卦洲,专门了解芦蒿种植技术、购买种子。我们的蒿子就要走向世界了。”
本报记者 王聪 孙壹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