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8日电 (刘淙 何路曼)当地时间18日凌晨,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正式公布实施《战略货品进出口告示修订案》,将日本移出出口“白名单”。
迄今为止,韩日两国已分别将对方踢出出口便利国家的“白色名单”,这场争端不断的贸易“拉锯战”愈演愈烈,本就脆弱的双边关系或将再次松动。到底什么是韩日矛盾的阻碍,撕破脸的两国还能否经受住考验,又是否可以找到解药,弥补在彻底破裂边缘徘徊的关系?
【加强出口管理or报复措施?】
韩国所谓的“白名单”国家共有29个,包括美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
根据修订案,韩国的贸易伙伴分类从现行的甲、乙两类改为甲1、甲2、乙三类,享受出口手续简化待遇的甲类国家,被分为待遇不变的甲1类和待遇下降的甲2类。
日本被列入新增的甲2类,是原先29个甲类国家中唯一被降等的国家。而甲2类别中,仅有日本一个国家。
由此,韩国企业向日本出口战略货品时,申报和审批流程大约需要15天,远超过现行的5天。同时,企业还必须单项逐一申请审批,每项需向政府递交的证明材料也由原先的3份增至5份。
2019年7月,日本宣布对出口韩国的三种半导体原材料加强管控,并于8月将韩国移出可享受贸易便利的“白色清单”。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此前表示,将日本移出白名单的《战略货品进出口告示修订案》并非报复措施,而是旨在加强出口管理并改善制度——针对运行有悖于国际和平和地区安全的国际出口管控体系基本原则的出口管控制度、难以进行国际合作的国家,加以另行分类。
【历史恩怨成导火索,因两项协议撕破脸】
如今,随着“互踢白名单”,韩日贸易争端恐再度发酵。而令两国撕破脸的导火索,还要追溯到多年来的历史恩怨。
日本于1910年至1945年在朝鲜半岛施行殖民统治时,曾强掳当地民众赴日当劳工。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韩国部分劳工及家属开始对日企提出诉讼。
2018年10月,韩国大法院判处日本公司赔偿4名韩国劳工;11月,又裁决两起涉及三菱重工案件,支持韩国劳工索赔权。
资料图片:河野太郎。中新社记者 吕少威 摄
对此,时任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称“无法容忍”,韩日围绕《韩日请求权协定》展开激辩。日方认为,基于该协定,劳工问题等民间索赔已解决。但韩方称,双边协定未终止公民索赔权。
除此之外,“慰安妇”问题也令两国更加水火不容。
2015年,韩日曾签署《韩日慰安妇协议》。日本向韩方主导的“和解与治愈基金会”出资10亿日元,但日方称这并非“赔偿金”。该协议在韩国备受争议,韩方称其不能真正解决“慰安妇”问题。2018年底,在韩日围绕劳工问题僵持之际,韩国宣布解散“和解与治愈基金会”,再次引发日本强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