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立研究所:当前国内疫情或由欧美传入,再次暴发无法避免。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据《读卖新闻》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5月4日正式宣布,“紧急事态宣言”的时效从原定的5月6日延长至5月31日,适用对象为日本全国。
“第二波”疫情的反扑,更为致命
4月7日,安倍首相发布“紧急事态宣言”,适用对象为东京都、大阪府、千叶县等7都府县,时间持续至5月6日。
然而,由于日本国内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的增加,以及各地方政府要求成为该宣言的适用对象,安倍首相于4月16日才决定将“紧急事态宣言”的适用对象扩大至日本全国。如今,“紧急事态宣言”延长实施,反映出日本国内的疫情状况依旧面临一定的挑战。
从一月中旬发现第一例病例以来,日本疫情形势呈现出双驼峰的趋势。第一波疫情在二月底得到一定程度控制,还一度被认为是疫情防控的“优等生”,截至3月1日,日本国内病例数不足千人;但随着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日本遭遇了更严重的第二波疫情,到目前为止,日本国内病例已超过1.5万例。
从4月7日实施至今的“紧急事态宣言”,对遏制新冠疫情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日本放送协会(NHK)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7日,日本国内新冠肺炎新增病例为360人(不包括“钻石公主号”邮轮确诊病例),此后开始逐步上升,并于4月11日达到719人的峰值,而从4月12日开始总体呈下降趋势,到5月3日新增病例降至201人。
与此同时,在日本主要城市的人员密集场所,人流量也出现明显的下降。根据日本NTT通讯公司的统计数据,“紧急事态宣言”实施后,新宿站、涩谷繁华区、札幌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人流量平均降低70%左右,与此前形成显著对比。
尽管日本的“紧急事态宣言”缺乏充分的强制力和约束力,但仍部分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因此,在疫情还存在反复风险以及日本国内医疗体系承担巨大压力的背景下,进一步延长“紧急事态宣言”的适用期限是有必要的。
长期通缩的日本,恐将“越陷越深”
但疫情之下,特别是紧急事态的持续,也将对日本经济造成冲击,进而波及安倍政权的稳定。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0年日本GDP增长为0.7%,但到了4月中旬则下调至-5.2%;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稍早前发布预测数据指出,日本一季度GDP为-4.06%,二季度将进一步恶化,或将降至-21.8%。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熊野英生在4月30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紧急事态宣言”再延长一个月,将会造成23.1万亿日元的经济损失,加上截至5月6日的第一轮“紧急事态宣言”所造成的21.9万亿日元经济损失,累计将会达到45万亿日元。这对本已处于衰退边缘的日本经济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除了宏观经济层面外,新冠肺炎疫情对普通日本民众的生活也造成了冲击。在“紧急事态宣言”之下,很多企业、工厂、餐厅、商场等不得不临时关闭,这在造成企业倒闭、人员失业的同时,还将抑制个人消费,形成经济的恶性循环。
实际上,“刺激消费”与“摆脱通缩”一直是安倍政权重要的施政目标,其很多经济政策也正是服务这样的目标。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日本列岛之前,日本本就未能走出通缩泥淖,而时下受到疫情的冲击,日本民众的消费信心指数进一步下降,达成这样的目标就更难了。
比如,根据《日本经济新闻》4月30日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27%的受访者表示要将政府发放的10万日元补助金“存起来”,这与日本政府旨在促进消费的政策目的背道而驰,但也反映出疫情之下日本的社会心理。
自2012年再次担任首相至今,安倍晋三成为战后日本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而安倍政权也成为日本近年来罕见的长期政权。在中日两国的学界和新闻界,有很多对安倍政权长期运行原因的分析与研究,而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安倍政权在过去几年里成功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复苏,由此获得大多数日本民众的支持。
然而,安倍政权在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危机管理能力不足,比如没有尽早关闭港口、没有尽早宣布“紧急事态宣言”等,使得日本民众的不满情绪增加,《朝日新闻》《读卖新闻》4月发布的民调均显示,安倍内阁的支持率低于不支持率。与此同时,疫情之下,日本经济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今后日本经济形势如果进一步恶化,导致大范围的失业和倒闭,那么必将动摇安倍政权的稳定,进而加速“后安倍”时代的到来。
“紧急事态宣言”已然取得一定效果,相信日本最终也一定会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而安倍晋三能否渡过这次危机,无疑需要更进一步的观察。
□陈洋(媒体人,青年日本问题学者)
编辑 孟然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