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4月22日电(记者吴宇)日本化学工业巨头东丽近日在此间宣布,投资达数十亿元人民币的广东佛山工厂将于今年年中投产,有望扭转当前中国市场水处理膜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中国市场相关水处理产品拓展不是由东丽自身完成,而是由中日合资的蓝星东丽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负责。
“中国已成为全球水处理行业增长最快、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的膜产业已经处于从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东丽采取中日合作的模式拓展市场,目标在于更好适应中国市场,成为中国水处理膜产品的领军企业。”东丽株式会社理事、蓝星东丽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志文说。
据介绍,东丽在已有北京和江苏盐城工厂的基础上,再投巨资建设佛山工厂,正是看好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水处理市场”。佛山工厂可提供包括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在内的水处理全产品线。
与产品产能提升相适应,从2020年4月起,已合资12年的蓝星东丽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为东丽水处理全产品线在华销售总窗口。
“去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我们实现了近10%的销售增长,预计今年销售增幅会更快。”蓝星东丽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产品业务总监罗宝永说。
目前,在中国水处理市场,蓝星东丽项目已“星罗棋布”。仅在市政领域,刚刚中标的河北保定银定庄市政污水处理厂项目,是目前中国国内最大的膜法市政污水提标改造项目,日处理水量达32.5万吨,肩负着改善保定市及雄安新区白洋淀生态环境的重要职责。福建福州长乐二水厂的深度处理项目,则是在不更换外部水源及不增加外部管网接入的情况下,对水厂工艺进行升级改造,设计日产水10万吨,水资源利用率达到90%,对于中国市政饮用水提标改造具有示范价值。
蓝星东丽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业务强化总监郭永晖认为,中国政府已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将有力推动钢铁、煤炭、电力等“排放大户”发展理念转变,深刻影响众多产业走向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并将进一步增强全民的环保价值观。
高志文预测,“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期间,中国市场许多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将逐步向运维服务、提质增效转型,包括水处理在内的环保产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
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东丽在华投资总额约192亿元人民币,年度销售规模达231亿元,员工总数近1万人,已与日本总部的员工规模不相上下。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一家全球化的化工材料和特种化学品公司,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是中国重要的化工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