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中国大葱与日本电器

作者:李培林  来源:新浪   更新:2005-10-15 7:15:00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日本制造商为消费者着想是很用心的,一个简单的方便面发明的过程就很能说明问题。1958年,“方便面之父”、现年90多岁的日本日清食品株式会社社长安藤百福先生当时已经48岁,他在上下班的路上看到人们排队等着吃热面条,就决心发明一种方便的面条食品。他买来一台轧面机,反复试验,几经失败,最后发明了现在这种“方便面”。小小的方便面可能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代表了一种方便消费者的职业精神。如今全球方便面年销量达到400亿份以上,方便面在日本被评为20世纪日本十大名牌产品之首。日本日清公司如今也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食品企业集团,集团在日本以外拥有25个子公司或生产基地,2000年度日清集团全球净销售额达到3 000亿日元(约为28亿美元)。

  中国的制造商可能至今也没有真正理解,制造品牌蕴涵的巨大差距,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且中国为这种差距付出巨大代价。全世界的耐克运动鞋几乎都是美国品牌的贴牌产品,70%都是在中国生产的,一双耐克鞋在美国卖大约160美元,但中国的制造商每双鞋只有3—4美元的盈利,还乐得屁颠。温州的打火机卖给韩国客商是9元人民币,而他们打上自己的品牌却卖280元人民币。美国市场上出售的“中国制造”芭比娃娃价格是10美元,但中国的到岸批发价格却只有2美元,扣除1美元的管理费、运输费和0.65美元的材料费后,最后只剩下0.35美元,那里面还要包括企业老板的利润和中国民工的血汗钱。当然如果价格低还有钱赚,那也是市场竞争优势,美国比中国大豆产油率更高的大豆,到达中国口岸的价格也比中国的东北大豆价格低。但问题是,如果不真正理解中国大葱与日本电器差距的意义,“中国制造”就很难超越自己。

  中日之间的发展水平,至少还有半个多世纪的差距。2000年中国人均GDP855美元,只相当于日本1964年的水平,中国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39.2,接近日本1960年38.8的水平;中国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分别与日本1965年、1960年的水平一致。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距,从而拉低了全国整体的平均值,但即便是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上海,5 000美元左右的人均GDP,也仅相当于日本1970年代后期的全国平均水平。

  二战后日本已经被炸成一片焦土,当时日本的人均GDP与刚解放时的中国大致相等,但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中国的人均GDP只是日本的三十几分之一。即便用日本1955—1973年近20年的发展与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余年比较,也会看到,1955年人均GDP与1978年中国相当的日本,在经过不到20年后人均GDP就达到4 000多美元,而中国经历1978—2001年长达23年的经济快速发展,2001年人均GDP还不到1 000美元。这种经济同样快速增长下显示的巨大发展差距,说明人口增长约束条件对发展的巨大影响。所以,中国还是要扎扎实实地做些事情,不要外国人一说什么“中国世纪的到来”,自己就当真地飘飘然起来,也跟着说些不着边际的“超越”大话。

上一页  [1] [2]  尾页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奥巴马来广岛,安倍去珍珠港吗

    打造优质产品,美的工匠极致追

    探访东京近郊“老电影海报街”

    日剧《世界上最难的恋爱》收视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