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呼声日渐高涨之时,中日自由贸易区(FTA)设想也应运而生。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理事长渡边修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日中自由贸易区建立要分两步走,如果进展顺利,到2008年,两国会就此进行实质性接触交涉。
渡边修说,根据中国的入世承诺,在2007年开始放开金融、通信等领域,这个目标应该能够实现,那么,2007年是中日自由贸易区构想实现的第一步起点。只有第一阶段的实现,才有可能进入第二步。
2008年可望进入第二步,届时,会有更多的企业要求更多的贸易自由。
渡边修表示,从目前来看,只有在日本与东盟,日本与韩国,日本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建立FTA之后,中日之间FTA才有可能提上桌面,最终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
渡边修认为,中日之间如果建立自由贸易区,将受到标准的制定、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他告诉记者,目前双方已经为实现这个构想做了一些工作。2004年,日中韩投资约定,解决投资透明度问题,由于一些原因,拟于去年12月召开的投资首脑会议临时性被搁置。在安倍首相上台后,首先访问了中国,而明年中国首脑也可能访问日本,这有利于两国互增信任理解。
目前面临的问题是2007年要做的。最理想的是2007年的第一步目标实现,这样,到2008年,日中才会就FTA问题进行接触交涉。
日本经产省通商政策局企划调查室长吉田泰彦也表示,建立自由贸易区肯定会起到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大部分日本企业对日中自由贸易区设想比较欢迎。但目前设立自由贸易区还存在障碍:在日本方面是面临农业包括农产品的开放选择,在中国方面则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吉田说,在他个人看来,日本经济开放,不会因为与某国签订FTA就会影响到与他国的贸易。他还认为,制定贸易协定必须要能反映双方的实际贸易情况,制定过多反而会产生不利的贸易影响。
渡边修多次强调建立中日自由贸易区的“中国因素”。他表示,日本愿意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提供帮助,中日可以举办研讨会,日本也愿意为中国培训“打假”官员。
日中自由贸易设想源于日本安倍首相的日中经济合作协定(EPA)。有专家分析认为,日方提出的“全面经济合作协定”与真正意义上的FTA(自由贸易区或自由贸易协定)相距甚远。一方面,日方在对外贸易上只突出其优势领域,如金融产品和技术标准,而对诸如农产品进口却讳莫如深;另外,关于合作范围问题、关税问题、结算方式问题至今也甚少提及。
看来,中日建立自由贸易区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第一财经日报 2006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