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财务省最新数据显示,2006财年度中国内地与日本贸易额达25.43万亿日元,两国经济依存度不断上升
1972年,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时,中日贸易额仅有11亿美元;35年后的今天,中国外贸发展之快令人难以想象。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4月25日,日本财务省发表的2006年财年度(2006年4月-2007年3月)贸易统计速报(海关统计)显示,至3月31日的财年内,中日之间(不含香港地区)贸易额为25.43万亿日元(约合1.6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了16.5%;日本与美国的贸易额为25.16万亿日元,同比增加10.3%。
由此,中国(不含香港)与日本贸易额首次超过美国,中国首次成为二战后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2004年度,日本与中国内地及香港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越了日美贸易额。此次中国内地单独赶超美国,表明日中经济的相互依存度正在不断上升。
据日方统计,2006年全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为2100.8亿美元,增长11.5%。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927.5亿美元,增长16%;从中国进口1183.4亿美元,增长9%;日本对中国贸易逆差255.9亿美元,下降10.3%。
日方统计表明,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从2001-2006年,日中贸易占日本外贸总额比重由11.8%升至17.5%,同期日美贸易比重则由24.5%降至17.2%。中日贸易的扩大,主要源自国际分工的深化。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副所长真家阳一认为,日本对中国出口增加的原因有四点:在良好的世界经济环境中,由于内需、外需扩大,中国制造业生产增加,从日本大量进口基础零部件;中国个人收入提高,使得对日本生产的数码类家电以及汽车的需求增大;国际分工深化,使得中国从日本进口了一些高附加值的商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投资需求增大,从日本进口了一些普通机械等。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由于企业国际分工的深化,一般商品转移到中国来生产,在中国生产的成品、半成品、零部件返销日本。随着日本经济复苏,日本企业和个人对于中国商品购买愿望增加,使得中国对日出口进一步增加。
日本财务省发表的报告还显示,2006年度,日本的对外贸易顺差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6.4%,达到9.05万亿日元,继2004年后再次实现增长。日本的出口额为77.46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3.4%;进口额为68.41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3.0%;进出口总额及对华进出口额均刷新了历史记录。
尽管日本仍有2.8万亿日元的对华贸易逆差,但由于半导体、电子零部件等出口状况良好,三年来首次减少了逆差。同时,对美贸易顺差则创下了历史次高,达9.1万亿日元。
随着中国总理温家宝成功访日,两国关系步入回暖的轨道。双方已确定在战略互惠框架内,进一步完善经济合作制度,中日未来经济发展的势头将更加看好。
不过,真家阳一指出,今后还存在影响日中贸易的因素,中国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发展自主产业”的口号,日本的一些普通机械会受到进口限制;而且,中国经济如继续实施紧缩银根政策,会影响新增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开发。一些日本企业考虑到防范风险,会选择到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另外,中国能源类产品优先供给国内,降低了出口能力;“肯定列表制度”的引入,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日本进口中国农产品的可能性。
2006年度,在世界经济增长、国际分工深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从日本增加了高附加值商品的进口,而且一般商品都转移到中国来生产,日资企业的产品也返销到日本。由此看来, “2007年全年与日本的贸易额,中国也肯定会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真家阳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