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当孙伟再次大步迈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熟悉的校园时,他的身份已经发生了改变。北航软件学院院长这个职位让他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在软件学院开设的几大专业中,对日软件工程是孙伟极力推崇的。尽管孙伟曾做过多年的对美软件外包,但对于选择日文软件工程专业,他用了几个字来讲述原因:“这是市场需要。”
的确,在短短的时间内,北航软件学院已经与北京最大的对日软件外包公司中讯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争得了包括NEC SI在内多家日本软件公司的支持。同时,孙伟博士还力邀到三位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士加盟这个项目。
陈建革就是其中的一位,在日本获得工学博士后又工作了近五年的时间,他十分了解对日软件人才培养的潜力。但多年业界的经验又让其对软件外包有更深的理解甚至是一丝担忧。他说:“对日软件出口,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划,很容易被日本人利用。”
不过,正在从事对日软件出口的人士显得更为乐观。因为外包能够支持软件企业的发展,首先是能挣钱;其次能把日本的一些规范化的管理以及先进技术带进来,带出一支队伍;第三,公司间遵从的是国际标准,商务上比较简单。做日本外包,大企业的规矩很好,到期不会拖欠款项,这让国内企业感觉比较轻松。
出口现状
对日软件出口的增长有其深刻原因,首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再加上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日本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必然要将业务向劳动力便宜的地区转移,而中国是最佳的选择。制造业是如此,软件业同样如此。多个日本企业的内部消息显示,高层已经将软件向中国发包作为一项企业策略。北京NTT DATA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部长樊省相介绍说:“NTT DATA为了提高竞争力,今年外包有15亿日元,明天是30亿日元,后年要达到90亿日元。”
因此,就在很多人认为中国软件公司少有超过百人规模时,我们在调查中却发现,这一情况在对日软件出口企业中却完全不同。很多企业的员工总数已经达到二三百人的规模,大连华信开发人员更是已经接近一千三百人。而天津最大的对日软件外包公司南开创元在1998年成立后,短短四年便已经发展到了二百多人。一位业内人士说:“一直以来,我们为中国软件公司的规模无法壮大所苦恼,现在对日软件外包的发展很可能最先解决这个问题。”
就在国内公司争抢业务领地的同时,像日本NEC、NTT DATA、富士通这样的竞争者,也借助中国公司麾下的软件开发团队不断发展。由于这些公司的血缘关系,容易获得外包业务,人员的扩展显得更为迅速。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些日本公司在国内雇佣的开发人员数量甚至可能已经达到一万名左右,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樊省相表示:“我们的规模现在有一百六十人左右,明年人员准备翻番,后年仍然要翻番。”NEC SI北京公司的开发人员有三百人,除此之外,NEC还在上海、大连、西安等全国各地成立有规模庞大的开发团队。
然而,这样的规模仍然不够强大,同印度软件公司相比差距更大。这是因为,制约外包企业发展包括了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资金。因此,尽管对日软件外包的效益能稳定在大约30%的年赢利率,但因为需要回款周期,在这段时间,企业的周转资金决定了企业能否正常的运营和壮大。北京网新喜思常务副总经理杨晓东说:“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具有一定规模、规范运营的对日外包企业,平摊到每个开发人员身上需要占用三万元,加上固定资产就需要有四万元。”因此,做外包的资金占有率还是非常大的。但因为外包企业的资产主要是人,这对于银行来说无法做抵押,所以在企业运营遇到资金困难时便处于两难的境地。
正因为如此,资本运作开始逐渐进入了对日软件出口企业。北京中讯公司在接受了NEC的1200万港元注资后,又接受了联想集团2500万的风险投资。而在此之前,网新喜思软件便以出让股份的形式换来了上市公司浙大软件2000万的资金。杨晓东说:“我们开创了对日软件外包公司吸纳上市公司资金的先河,这些资金对于企业持续稳定的增长是有利的。”最近,实达集团也开始盯上了对日软件外包,在收购了一些外包公司后,宣布投资5000万进入这一领域。神州数码也在和某些外包公司进行合作谈判,用友集团也投资2500万成立了用友软件工程公司,邵凯出任总经理,分别在上海和北京成立了开发中心,并开始大规模招人。原上海开发中心的主要业务就是针对日本外包市场的。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