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与日本的文化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是生死观却迥然不同。长期在日本任教的中国学者靳卫卫在最近出版的专著《走进日本--透视日本语言与文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中指出,在日本人看来,"死非生的结束,而是回归宇宙生命的怀抱,是新的生命的开始。"对待死者,中国人历来认为,人固有一死,但好人死了重于泰山,坏人死了轻于鸿毛。所以中国人对于历史上祸国殃民的奸佞小人和现实中杀人放火的犯罪分子深恶痛绝,认为他们死有余辜,所以决不会去追悼和缅怀。相比之下,日本人对于死者往往不再区别对待,即便是民愤极大、罪该万死的犯人,一旦死了,日本人一般也就不再对他说什么。家属和单位都会为死者按佛教习惯办丧事,享受佛教意义上的"供养"(祭祀、上供)。这也就是为什么小泉首相以"个人信念"作理由为其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辩解的时候,会在不了解中国人生死观的日本普通民众中引起一定共鸣的原因。
如果说中国人和日本人的生死观有很大的差异的话,两国文化中的面子观却又有惊人的相似。与动辄讲究面子中国人一样,日本人也非常重视保全"面子",在表达人格、人情、人品等时,常常使用"颜"、"面",这样的词。从"面目"、"体面"又引申出"名誉"的意思。尤其是当涉及国际问题,日本人的颜面观变得尤其敏感。
在日本的综合国力相对于中国的优势明显缩小的大背景下,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就被日本的右翼势力和当政者当作关系到日本国家荣辱的国际政治角力,从而挟持了部分"民意"的走向。对正在走向富裕和日益自信的中国百姓而言,日本领导人不顾中方的抗议一而再、再而三地参拜靖国神社,也是不给面子和伤害中国人尊严的挑衅行为。由此激起的中国民间强烈反日情绪,也使得一直希望顾全中日关系大局和长远利益的中国政府丧失了部分回旋余地。
由此可见,中日两国文化中生死观的差异和面子观的相仿是造成目前中日关系困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使错综复杂的政治、历史、经济纠葛更加难以解决。因此,笔者认为,中日两国不论是"政冷"还是"经冷"都应该坚持"民热",通过热络的民间文化交流促进双方的互相理解,并以此为契机为中日两国关系重新走向战略稳定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政府决定派一位"知华派"担任驻华大使,应该是一个值得欣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