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普"台湾屏事件"持续发酵 日韩企业"切割"自保
|
|
|
|
|
|
“十一”刚过,国内媒体爆出夏普在中国销售的部分液晶电视并非自产,而是偷梁换柱采用了价廉的台湾屏,涉嫌虚假宣传。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十一黄金周期间攻城略地、志得意满的外资平板电视厂商,如今正陷入夏普引发的“台湾屏事件”泥淖;正相反,前一段时间被外资品牌突如其来的价格战打得措手不及,略显被动的国产品牌如今有些借势发力、蠢蠢欲动。
1个月时间,攻防数度转换。
国产品牌遭遇突袭
近年来没有的怪事出现了——今年“十一”黄金周其间,外资品牌在一线城市的销售量与销售额全面超越国产品牌。
这在近几年来还是头一次。
十一黄金周期间,外资品牌带头打响了液晶电视价格战,一举夺取了液晶电视销售头彩。外资品牌的大幅度降价行为,让众多消费者欣喜不已,让国产品牌措手不及。
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夏普、索尼、东芝、三星、LG等品牌在部分低端产品使用台湾屏,降低成本,力压国产品牌,打赢黄金周价格战。有关专家表示,挟领先的品牌和整机成本控制优势,日韩品牌可能重划国内液晶电视市场版图。
据相关媒体报道,黄金周期间,32英寸、37英寸液晶电视价格大战让平板电视成为苏宁、国美、大中等大型连锁家电超市在黄金周的销售主力。
其中市场上热销的国产32英寸液晶,市场均价从年初的8600元一泻至4000-5000元左右,个别促销机型价格更跌破4000元底线。国产品牌40英寸从6月份的13379元降至9月的10359元,降幅达23%。
对于本土品牌的价格大战,国庆期间东芝率先将其32英寸液晶从9000余元一举降到6990元,把外资品牌的价格拉下马来。随后,索尼、三星等也跟进将32寸液晶的最低价位调到了7999元,甚至7000元以内。此外,LG、东芝等品牌的40英寸、42英寸大尺寸液晶也大幅调整价格,最高降幅超过两成。
虽然外资品牌的价格普遍高于国产品牌2000元以上,但根据国美统计的数据显示,外资品牌在彩电销售领域依然占据着优势:“十一”期间彩电销售额的前5名都被东芝、LG、索尼、三星等外资品牌占据。根据苏宁电器有关人士统计,双节期间,包括索尼、东芝、LG在内的国际品牌液晶电视与国产电视的价格差由20%至30%,下降到10%。
洋品牌惹了麻烦
就在洋品牌全面发力,销量节节攀升的时候,一个“意外”事件让洋品牌集体身陷“台湾屏”事件漩涡。
事件“罪魁祸首”是以液晶电视专家形象著称的夏普。一直以来,虽然夏普液晶电视价格高于同类产品30%,但由于其原厂屏幕细腻的画面、真实的色彩还原表现,仍然让追求完美的消费者趋之若鹜。全球最大液晶电视专业厂家日本夏普也一直宣称,其在全球销售的液晶电视均“100%使用自产高端面板”。但“十一”刚过,国内媒体爆出夏普在中国销售的部分液晶电视并非自产,而是偷梁换柱采用了价廉的台湾屏,涉嫌虚假宣传。
在黄金周之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咨询中心副主任陆刃波点评价格战时也认为,“部分外资品牌依靠突如其来的价格战获得大胜,而其中原因是部分低端产品使用了台湾生产的液晶屏。致使在销售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消费者多选择外资品牌,所以市场成绩表现好过国产品牌。”
迫于压力,夏普不得不承认其部分液晶屏产自台湾,但却坚持即便产自台湾,“采用了夏普ASV液晶面板技术,所以也是‘夏普屏’”。夏普中国北京支店店长夏文俊解释,夏普屏的指标有两项,一是ASV液晶面板技术,一是开机6毫秒反映时间。目前产地为台湾的屏这两个指标全达到了。“只是因为台湾人工成本便宜,所以面板产地为台湾的液晶电视价格要低于日本产的。”
这种解释,显然很难让中国消费者满意。虽然技术指标达到标准,但毕竟这个标准很宽泛,只是由夏普自己说,并非有行业标准,但液晶屏产地却是实实在在的。如此强词夺理,在事实面前仍然狡辩,的确让人难以接受,也难怪有人开始炒作洋品牌偷换液晶面板的事件。
然而,台湾屏事件持续发酵,后来卷入事件中的索尼、东芝、LG、三星等“洋品牌”,却落得一起跟着夏普“沾光”。
日韩品牌与夏普“切割”
夏普因为一直标榜全部采用“夏普屏”,受到业界质疑属“咎由自取”。一位外资品牌代表在和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谈到这一问题时说。
日韩品牌开始与夏普迅速切割。在此事件之后,索尼、LG、三星为首的厂商,也已经开始明确标示液晶面板。
三星近日向媒体坦承,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的确使用了一定数量的外购台湾液晶屏。
其实,部分日韩液晶电视产品采用台湾产液晶屏是公开的秘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国产品牌主要以台湾屏为主,也采购少量韩日屏,外资品牌采购少量台湾屏主要供应全球低端系列产品。
有业内观察人士分析,在2006年之前,几乎每一轮价格战的主角都是国产品牌,而且每一轮价格下跌也确实能够带来“轰动效应”。反观外资品牌,很少大规模参战,价格体系也是始终高高在上。但是,今年以来,市场容量的高速增长与面板的供应不足,直接导致外资品牌改变营销策略。外资品牌在平板电视领域主动参战的积极性前所未有地高涨。LG、东芝、索尼、飞利浦等一系列外资品牌纷纷推出低端系列产品。
那么,同样具有整机生产能力,掌握液晶面板生产线的索尼、夏普、三星等外资品牌为何使用台湾屏,而不全部采用自己的液晶屏生产线?
“单纯依靠我们的液晶面板生产线,即使开足两条生产线的马力,产能也肯定不够。”三星一位负责人说。她指出,三星液晶电视产品在全球的销量都很高,必然需要外购一部分面板,而三星选择了台湾面板。
罪过不在台湾屏
在“外资品牌用台湾屏杀价”事件之后,索尼、东芝、LG、夏普、三星等品牌已经在卖场明示。据了解,产地明示还有望写入新的《售后服务标准》中。
那么,台湾屏质量有无保障?
业内专家解释说,目前液晶面板生产线主要集中在台、日、韩的5家企业,分别是台湾的友达、奇美,韩国的三星、LG飞利浦以及日本夏普,这5家企业出产的面板,占全球销量的90%以上。这其中,友达与奇美又占据5成以上,而且其产能集中于5.5或6代生产线,出产面板以32、37寸等主流尺寸为主。
“消费者大可不必为台湾屏质量担忧,日韩企业采用台湾屏事件,国产品牌好像要为消费者讨回公道,其实该事件是中外品牌激烈竞争的外在表现。”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外资品牌换用台湾屏”事件,并非仅仅是洋品牌遭遇的一次危机,这次事件是中国彩电产业由CRT时代向平板电视时代转型的历史标志性事件。中国彩电企业如果就此转身,机遇仍在。
中国经济时报 2006年11月22日
|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上一篇新闻: 东京迪斯尼乐园运营商启动提升游客消费额计划 下一篇新闻: 日团体号召不向“产前亲子鉴定”提供帮助 |
|
|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