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2月24日电(新华社智库分析师 陈希希)2016年4月2日,台湾鸿海集团以3890亿日元(折合35亿美元)收购了日本夏普株式会社66%的股份。业内普遍认为,鸿海完成此次收购后,实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全球面板行业有望形成“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的“铁三角”局面。
新华社智库江苏中心分析认为,鸿海收购夏普将对江苏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建议江苏以“高端制造替换低端产能”为思路,主动接洽鸿海方,展开谈判,抢抓先机吸引其在苏布局高端业务。同时,江苏应把握当前跨国并购新浪潮中的机遇,积极实施国际并购,促进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
鸿海收购夏普的背景和动因
2016年4月2日,台湾鸿海集团与日本夏普株式会社在日本大阪正式签署收购协议,鸿海以3890亿日元(折合35亿美元)收购夏普66%的股份。此前,鸿海已向夏普支付了1000亿日元保证金。该收购案创下单一外国公司对日本科技企业收购案的最高金额纪录。
(一)收购动机:获得技术、均衡经营、利用品牌优势
鸿海此次跨国收购的直接动机源自以下三方面:
一是获得核心技术,提高利润率。一直以来,鸿海的主要订单之一是美国苹果公司的组装业务,却仅可分得2%—5%的利润。显示屏是各零部件中价格最高的部分,因此,液晶平板技术对鸿海集团跨越发展具有关键意义,而夏普掌握着鸿海并未拥有的OLED技术。收购完成后,鸿海可直接获得夏普两大核心技术和六大产品技术。
二是均衡化经营,摆脱依赖单一客户的不良状况。目前,苹果公司的订单约占鸿海集团销售额的50%。过度依赖苹果代工的负面作用已经显现。鸿海旗下企业富士康财报数据显示,富士康2016年1月综合收入为新台币3376.05亿元(约合100.8亿美元),环比减少了17.59%。业内人士认为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苹果iPhone 6s系列销量放缓。基于此,鸿海亟需摆脱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状况,而拥有白色家电和光伏电池等广泛业务的夏普是比较好的选择。
三是利用夏普既有的品牌优势。此次收购完成后,鸿海可借力“夏普”品牌进入移动设备、液晶电视、消费电子产品及家电市场,借此缩短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直接获得市场信息。
此外,鸿海与夏普曾有过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一因素也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此次收购的实现。2012年,夏普遭遇历史巨亏后,接受了鸿海以660亿日元的价格获得十代线37.6%的股份,与其持股比例相同。从此,两家企业共同经营十代线,并各掌握十代线的一半产能。
(二)收购过程:最终收购价因夏普债务问题大幅降低
鸿海收购夏普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为防止技术外流,有政府背景的日本产业革新机构(INCJ)曾与鸿海一起竞购夏普控制权。该机构以革新方案为前提,表示将会向夏普注入3000亿日元(约合25亿美元)以改善经营,但在2016年年初突然退出谈判。
2016年2月25日,夏普宣布接受鸿海以4890亿日元持股65.9%的收购提案。但在同一天,鸿海却宣布因夏普的负债风险与业绩问题而推迟交易时间。强势压力下,夏普方面做出大幅让步。3月30日,双方最终达成共识,鸿海将股票收购价格由每股118日元下调至88日元,同时,维持持股66%的计划不变,使收购价从4890亿日元降至3890亿日元。
(三)直接影响:全球面板行业将形成“铁三角”格局
业界普遍认为,鸿海将整合夏普做专攻电子部门的研发,实力将显著提升,未来全球液晶面板行业有望形成中国大陆—台湾—韩国的“铁三角”局面。
从营业收入上看,2015年鸿海加上夏普营业收入达到1630亿美元,位居全球高科技公司前三位,仅次于苹果和三星。
从产品类型看,大尺寸面板方面,鸿海收购夏普之后,其液晶电视面板技术将获得有效补给,产品线更加完善,客户资源也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小尺寸面板方面,夏普原主要为OPPO、小米、魅族、中兴等大品牌厂商供货,收购后将有助于鸿海手机代工客户进一步拓展。
从产能规模看,据测算,鸿海入主夏普后,鸿海系的群创+深超+夏普的总产能在全球面板市场的占比达到20.4%,位居全球第三,并将于2017年达到全球第一。
多起并购案折射全球家电产业格局之变
鸿海收购夏普是近几年日本传统巨头企业被收购的代表案例,类似还有海尔收购三洋电机、美的收购东芝家电等。一系列收购案反映出全球家电产业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日本家电产业衰落的迹象日益明显,我国企业迅速崛起,潜力巨大,将与韩国企业争夺全球家电业主导权。
(一)日本巨头家电企业被并购并非个案
早在2011年10月,海尔集团就与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正式签署收购协议;2014年10月,长虹宣布将作为“三洋”品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电视品类排他性授权使用者,进行“三洋”品牌电视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2016年3月,美的集团宣布以537亿日元收购东芝家电业务80.1%的股权。
(二)日本家电产业全线亏损,走向式微
近几年,日本家电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日渐衰退,经营陷入困境。2008年开始,日本家电企业黑电、白电全线溃退,电视机产业的亏损最为严重;2009年起,日本从家电出口国变为进口国。
以日本家电行业三大巨头索尼、松下、夏普为例。自2011年起,三家企业共亏损约1.6万亿日元(约合1283亿元人民币)。面对亏损,以松下、东芝、日立为代表的日本传统家电巨头被迫选择剥离部分甚至全部家电业务,尝试向重工业、新能源、交通等利润更高、资金和技术门槛更高的商用领域转型。
有少数业界人士提出放弃家电是日本产业革新的主动作为。但综合近期行业动向,分析认为,家电产业是日本的传统支柱性产业,当前企业出现普遍困境与税费繁重、日元升值等外部因素相关,但根本原因在于经营问题。日本家电企业拘泥于传统经营模式,拒绝水平专业化分工;同时片面追求产品不实用的科技含量,市场定位一再脱离实际需求。日本家电企业的失误足以为我国制造业敲响警钟。
1、外部原因:高消费税、日元升值、自然因素。2014年4月,日本政府继1997年以来首次上调消费税率,从5%提高至8%,消费税压力使家电产业难承其重。2015年5月,山田电机宣布由于消费税上调导致其业绩承压,将关闭46家门店,关店规模在日本罕见。
日本家电品牌对出口市场依赖度较高,2008年以后日元迅速升值,日本家电产品价格水涨船高,同时全球消费需求降低,尤其是对高端产品的需求下降,导致家电企业业绩大幅下降。此外,还有来自自然环境的不利因素。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导致索尼、松下等多家生产企业的厂房陷入停工,产业链受损。
2、生产环节:过于自我保护,拒绝水平专业化分工。家电行业以水平专业化分工为主流,即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工厂分工完成各个环节,最大程度上谋求利润最大化。但日本家电制造业普遍缺乏国际协作意识,在巨资研发核心技术过程中过于自我保护,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生产与供应体系。绝大多数日本企业长期拘泥于“自家包办主义”的传统生产形态,即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等全环节由企业独立承担,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3、产品定位:片面增加产品高端附加值,脱离市场需求。为提高利润、扩大市场份额,日本企业选择高端化的产品定位,不断为产品添加不实用的高科技功能,试图以其他公司无法模仿的高附加值产品占据市场。
但这种定位明显脱离实际。一方面,尽管高端家电一度成为消费热点,但总体来看,高端需求量在家电市场总体的占比并不高,市场份额不大。消费者主要倾向依然在于实用性和便捷性方面,对技术性没有过多要求。另一方面,部分高端家电对适配的技术条件要求较高,导致适用面并不广泛。
(三)我国家电企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在以鸿海收购夏普为代表的一系列并购案中,中国家电企业的资本实力令人瞩目。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家电企业营业收入在缓速中稳步增长,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1、行业利润收入缓速提高,市场规模潜力巨大。“十二五”期间,我国家电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据中国家电发展高峰论坛数据,“十二五”期间我国家电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9.6%,利税总额年均增长率高达17.6%。
经济新常态下,近几年我国家电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出现减缓,2015年主营收入同比减少16亿元,出现轻微负增长。利润总额在缓速增长中保持攀升,2015年达到993亿元。
目前,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产品产销中心。据统计,2004—2013年我国家电行业市场规模增长一倍,复合年均增长率达7.7%。仅2015年上半年,我国整体家电市场规模(包含手机和3C)达7697亿元,同比增长4.3%。
2、产业集群效应明显,行业集中度高。我国家电行业与国际接轨早,市场要素较为完备,规模经济效应尤为明显,行业集中度较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和巨头企业市场份额占比突出。
目前,我国已形成山东青岛、广东顺德、安徽合肥以及浙江慈溪四大较为稳定的家电产业集群。青岛、顺德、合肥家电业年产值均已远超千亿元,其中,合肥产区的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产量已占全国25%。
从行业细分领域看,国际通行将家电分为白色家电(功能性居家工具,如冰箱、空调等)、黑色家电(娱乐性居家用品,像彩电、音响等)和米色家电(电脑)。这三大领域中活跃的小微家电品牌日益减少,龙头企业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以空调行业为例。2013年国内家用空调中,仅格力、美的、海尔、海信科龙四家品牌的市场份额总占比就近70%。
3、以跨国并购为获取关键技术的捷径,但自主研发投入仍需提高。据统计,2014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数量达272宗,较2013年增长36%,交易金额为569亿美元。其中,家电企业参与海外收购的主要动机之一就是获取现成的关键技术,大幅减少自主研发的时间成本,增加专利储备量。如如美的收购东芝家电部门后,仅在白色家电领域就将获得超过5000项专利。
捷径之外更重要的是自主研发。目前,我国各大家电企业研发投入仍不够高。从研发投入占比来看,2014年家电上市企业中海信电器的研发投入比最高,也仅3.89%;TCL次之,为3.04%;青岛海尔是2.7%,四川长虹则仅有1.82%;美的集团虽然研发投入规模达40亿元,但研发投入比也只有2.82%。而2015年韩国研发投入比为12.72%,三星则为7.81%。
分析认为,我国家电企业能够迅速崛起的关键原因是立足技术,勇于创新。一方面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龙头企业带领全行业发展,总体实力稳步提高;另一方面结合市场特点,创新商业模式,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鸿海收购夏普对江苏的直接影响
分析认为,鸿海收购夏普将对江苏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当前鸿海正将江苏工厂的部分产能向内陆转移,虽带来短期阵痛,但为发展高端制造创造了空间。
(一)直接影响:为鸿海在苏工厂转型升级创造机遇
江苏是台湾鸿海集团在华东地区的主要布局地区,先后在昆山、淮安、盐城、南京等地投资设厂,主要从事电脑连接器制造、精密模具、工业计算机、液晶电视、新能源等研发制造、软件开发等,为投资地的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现阶段鸿海在苏业务以低端的电子加工制造为主,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虽为地方贡献了高额财政税收,但并不符合江苏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升级的整体趋势。
近几年,由于人力成本上升,鸿海旗下富士康将部分产能转向郑州、成都等内陆地区以及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并逐步推广自动化无人生产方式。2015年,昆山厂区的工人数量已从2013年的11万人锐减到不足6万人。这些举措将有可能对江苏地方财税收入及就业造成一定影响,产业转移的阵痛开始显现。
鸿海完成收购夏普,未来将在其电子制造工厂中展开应用夏普的高端板技术。届时,江苏富士康工厂已转移完部分低端产能,拥有更充分的设备、人力、技术等要素去优先接纳高端制造。如此一来,既不会因产业转移造成资源浪费,更能加快从低端走向高端的产业升级步伐。
(二)应对之策:以高端制造替换低端产能
建议江苏以此次收购为契机,主动接洽,趁早布局,吸引鸿海高端业务进驻江苏,以完成高端制造替换低端产能的过程。
1、主动接洽,尽快吸引鸿海在苏布局高端业务。从完成收购到目前,鸿海也暂未公布未来在内地的高端产业新布局规划。分析认为,当前是吸引鸿海在苏布局高端业务,与鸿海方接洽谈判的良好时机。鸿海未来计划向内陆地区转移产能后,将有部分厂房空余,建议江苏支持鸿海利用原有厂房,最大程度利用好现有资源。
2、有条件接受鸿海转移产能,为高端发展创造空间。江苏应尊重市场规律,不阻拦鸿海及其旗下企业进行产能转移。如深圳市政府早于2010年起就不再给予富士康特殊政策关照。但在富士康展开产能转移前,向对方提出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求富士康将研发项目留在深圳发展;二是鼓励富士康在深圳将产业升级做大。尽管这两条要求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但富士康最终选择把研发中心和两个高技术含量的事业群留在了深圳,而把其他低端加工产业迁往内陆。建议江苏参照深圳做法,为高端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江苏应把握跨国并购新浪潮中的机遇
近年来,中国企业加快推进海外并购、重组,海尔收购日本松下电器旗下三洋电机、鸿海收购夏普、美的宣布收购东芝家电业务的主体“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中国企业频频出击并购知名品牌引发全球关注。
新华社智库江苏中心建议,江苏应把握当前跨国并购新浪潮中的机遇,积极实施国际并购,加快向技术“领跑”进军,促进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推进:
一是进一步加大自主研发投入,适时借力并购实现技术跨越。鼓励企业加强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为企业研发投入提供更多税收优惠,适当减免或摊销;抓住历史机遇,支持大型企业参与并购,加快向技术“领跑”进军。
二是积极发展服务外包,鼓励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制造环节上,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企业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及分工,将生产流程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服务环节剥离出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物流环节上,引入物流企业服务及物联网技术,降低物流成本。
三是密切跟踪市场动向,依据需求明确产品定位。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完善行业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为企业判断市场形势、提早调整策略提供借鉴参考;支持企业与智库等第三方评估机构合作,鼓励相关机构为企业提供前瞻性指导,一定程度避免市场定位失误。
四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新布局新业态。着力提升电子商务平台体系,引入和参与支付平台建设,构建第三方支付产业链;引导企业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的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