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上海股市大幅下跌所形成的冲击波,迅速波及到全球股市,改变了交易所里的牛市行情。中国股市的高台跳水,是由于对炙热经济中的金融泡沫可能随时破裂的担忧所致。
震荡不仅迅速传递到其他新兴国家,欧洲、美国和日本也未能幸免,从而引发了全球的连锁反应。
东京证券交易所大盘下挫,日经指数下跌225点,跌幅为4%。在美国,一个关于制造业较弱的报告,造成了股民对未来经济运行的担忧,同样也是造成股市震荡的原因。
如果股市下跌被证明是对东京和其他金融中心过热股市的一种正常修正,那就没有必要过于焦虑。
20年前引起全球股市崩盘的“黑色星期一”发生在世界金融中心——纽约。而这一次在金融市场制造的冲击波,则来源于作为新兴国家之一的中国。这不奇怪,亚洲已经变成世界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
2006年,上海股票市场迅速攀升,使得中国国内和海外的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兴趣大增,大量投机资本开始涌入。但是中国公司的信息发布很不充分,同时中国政府的政策取向也不明朗。市场的交易量不大,也容易被干扰。关于中国政府要为过热股市采取降温措施的种种猜测吓坏了投资者,引发了抛售狂潮。
主要工业国家中货币的低利率造成了全球资本供大于求的局面。一种被称为“日元套利交易”的投资技巧越来越流行,即在极低利率的情况下借贷日元,然后投资其他货币形式的海外金融产品。高度发达的机构性投资者使用了一套深奥的金融技术,特别是对冲资金,每天将大量便宜借贷的现金快速移进或挪出股票和货币市场。
日本和西方公司扩大了在亚洲国家的业务,并产生了丰厚的利润。这种直接投资和不断深化的金融网络也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的股票市场。结果,一个新兴国家中不健全的股票市场的任何波动现在都具有即时和全球性的影响。
1997年,始于亚洲的金融危机延伸到俄罗斯和南美国家,引起全球经济动荡。我们对这次危机仍然记忆犹新。危机是由进入泰国的短期资金突然逃离所引发。金融体系不稳、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次金融全球化猛烈浪潮的冲击下轰然倒下。
鉴于这次金融灾难的惨痛教训,亚洲国家开始联手,共同构建避免货币危机的体系。国家虽然从全球化中受益颇多,但也使得经济边境更容易被渗透,并增加了传染和同时崩溃的风险。
有效地应对伴随全球化而生的新风险,需要国际社会更密切的合作,未来需要将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更加牢固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这就是这次全球股市下跌的深刻寓意。
(本文摘译自《朝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