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日前的非洲之行可谓收益不浅。11月15日,日本和南非两国政府就联合开采稀有金属、并为日本企业进军南非创造条件达成协议;16日,甘利明与博茨瓦纳总统进行了会谈,同样,就共同勘探铂金等稀有金属问题,双方达成了一致。
盯上非洲稀有金属
针对日本官员首次访问博茨瓦纳,日本共同社报道称,这是“日本继续积极开展其同非洲各国的资源外交,意在强化同各国的关系”。当天,甘利明还与秘书处设于博茨瓦纳的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执行秘书萨洛芒举行了会谈,双方就日本在勘探方面向该组织14个成员国提供合作达成一致。甘利明在记者会上称:“希望非洲(各国)利用日本的先进勘探技术,依靠能源走上自立发展的道路。”
自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2006年访非后,日本很少有政要踏足非洲。这次,甘利明作为日本经济产业大臣,造访南非和博茨瓦纳,与两国的总统举行会谈,并就“稳定地向日本提供稀有金属的对策”交换意见,自然惹人关注。
据悉,稀有金属可用于生产汽车和手机等商品,在提高高科技产品性能、减小体积以及降低重量方面不可或缺,但此类资源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中国。日本产业的核心部分——高科技产业中,有很多稀有矿产如钴、锰、钒、铬都依赖非洲进口,其中钴从非洲的进口比例甚至高达91%。
甘利明的表态,也是对日本政府要加快援助非洲步子的最好注解。不久前,日本政府表示,决定在明年5月举行的第四届非洲开发会议上提出《横滨宣言》,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促进其经济发展。据悉,第四届非洲开发会议将确立3个重点:促进非洲经济加速增长;实现非洲国家长治久安;应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暖问题。
日本为何看重非洲
日本对非洲的看重,并不仅仅因为稀有金属。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非洲的地位日趋重要。尤其是2002年“非洲联盟”成立后,拥有53个成员国、占联合国总成员国的1/4的非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有底气。对日本来说,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方面,非洲都是它一定要争取的地区。
首先,在政治方面,日本近年来一直追求“政治大国”目标,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非洲这个大票箱对此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尤其令日本人印象深刻的是:在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长选举中,非盟通过了松浦晃一郎连任的决议,对于松浦的最终当选起了极大的作用。同时,包括贫困、粮食、自然灾害、疾病等“非洲问题”,目前正对整个国际社会产生影响。日本宣称“非洲问题不解决,21世纪世界的安定和繁荣就无从谈起。”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在“非洲问题”上采取措施,在国际社会上获得正面评价和信赖,树立其“政治大国”的形象,推销日本的政治价值观与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其次,从经济方面来看,日本同样与非洲关系紧密。外务省公布的数据表明,2006年,日本从非洲的进口额猛增到15411亿日元(约合140亿美元),其中主要是石油、铂金、章鱼、铁矿和可可等。
此外,日本所需的原油目前85%来自动荡的中东,原油供应存在很大风险。相比之下,非洲不但也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区之一,而且石油含硫量低,适合加工成汽车燃油。
不过,日本也有舆论认为,日本对非洲重视程度不够。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还向记者承认,日本“要重返可发挥领导力的地位并非易事”。分析人士认为,日本对非洲的“紧张”有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中国。2006年,“中非论坛”在北京召开,非洲53个国家中的48国首脑参加,这被日本认为是被中国“占了先机”。
日本舆论认为,日本决定在明年“非洲开发会议”提出《横滨宣言》,此举暗含抗衡在外交方面占得先机的中国,借机在明年秋季召开的北海道八国集团峰会上获得更多发言权。这种“抗衡”正体现了日本目前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所在。
新闻链接 日本对非洲越盯越紧
二战后,处于经济复苏期的日本外交战略重点是“日美轴心”和“经济中心”,当时并没有明确的对非洲政策,只是在摸索中渐渐与一些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日本对非洲的援助始于1966年,以贷款形式向尼日利亚、坦桑尼亚、乌干达提供援助。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加大了对非洲的援助,通过提供官方发展援助(ODA)迅速使关系升温。80年代,日本对非洲的援助一度超过10亿美元。到了90年代以来,日本已成为仅次于法国的非洲第二大援助国。同时,日本还通过介入非洲的事务来掌握非洲的经济主导权。非洲开发会议,也即援助非洲东京国际会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其实,从日本领导人近年来对非洲的出访情况,也可以看出日本对非洲的用心所在。前首相森喜朗曾于2001年对南非、肯尼亚和尼日利亚三个非洲国家进行了访问,是有史以来日本首相首访非洲。5年之后,小泉纯一郎再次访问非洲。国际舆论指出,小泉出访是日本拓展全球外交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旨在非洲占领战略制高点,在能源乃至政治领域提升日本的影响力。(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