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采用PBI等碱性高分子的酸/碱复合型电解质膜。通过注入磷酸等酸类物质,产生酸碱相互作用,从而使酸固定在高分子链中。这种固定并不是牢固的结合,而是流动性的,磷酸可与质子一同移动到空气端。 |
|
图2 采用PBI/H3PO4复合膜的燃料电池输出密度-电流密度曲线。膜厚为90μm,磷酸浓度为2.52mol/unit(unit为高分子的重复单位) |
|
图3 目前正在研究的碱性高分子 |
日本上智大学理工学部陆川政弘教授等人的研究小组宣布,采用在聚苯并咪唑(PBI)中注入磷酸制成的PBI/H3PO4复合膜作为固体电解质膜,成功地开发出了可在从室温到中温区(100~200℃)的广泛温度范围内发电的非加湿型PEFC(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目前接近实用程度的PEFC,在其末端具有磺酸等酸基,质子(H+)通过水进行传导。与此不同,陆川等人正在研究的PEFC采用在具有N及NH基的PBI碱性高分子中注入磷酸制成的复合膜。PBI链中的碱与注入的酸发生作用,从而使磷酸固化在PBI上(图1)。质子通过这种固化的磷酸进行传导。
采用PBI/H3PO4复合膜的燃料电池无需加湿,因此可省去用于水调节的辅机,从而可降低成本及实现小型化。另外,由于在100℃~200℃这一超出以往PEFC(70~90℃)的高温区也表现出离子传导性,具有提高发电效率、减少触媒中毒等许多优点。由于这个原因,德国BASF以及大众等均将其作为新一代PEFC进行开发。
以往采用PBI/H3PO4复合膜的燃料电池由于不能在室温下起动,必需使用辅机加热至100℃以上。此次开发的燃料电池可在室温下起动,因此,通过反应发出的热量温度逐渐上升,可在中温区自身发电。
这种新电池在室温(23℃)下的输出密度仍然较低,仅为8.23mW/cm2(图2)。目前已确认,如果温度提高到160℃,可获得270~280mw/cm2的输出密度。
之所以可在室温下起动,最大的原因是优化了磷酸的吸附量。固体电解质中的磷酸越多,离子传导性也就越高,发电效率也随之提高,但如果触媒层中存在磷酸,则会产生磷酸与白金的吸附、降低触媒性能及发电效率。电解质中的磷酸会与质子一同移动到触媒层。另外,为了将质子输送到白金中,原本已在触媒层加入了磷酸。为此,研究小组在PBI分子结构及触媒结构上下了一番工夫,以便使电解质中的磷酸量较多、而触媒层中的磷酸量尽量地少。
除了PBI以外,陆川等人的研究小组还在研究多种碱性高分子(图3),计划今后进一步优化磷酸吸附量,提高膜的耐久性及发电特性等。这些碱性高分子不仅可用于PEFC,预计还可用于碱性燃料电池以及直接甲醇型燃料电池(DMFC)。该研究小组力争将其实际应用于2010年以后的新一代定置电源、汽车电源及便携式电源。
另外,此项研究是为日本新能源及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委托的“固体高分子洗型燃料电池实用化战略技术开发”项目进行的。研究成果将在2008年9月24~26日于日本大阪市立大学举办的第57届高分子讨论会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