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庞大的环保市场,日本企业蓄势待发。不过对于已经捷足先登的其他国家竞争对手,他们显然需要加快速度了。
急切而迷茫的企业
11月5日,日本茨城县7家污水处理企业在上海摆开摊子,接待有技术需求的中国企业进行一对一的配对洽谈。这是他们第二次近距离接触中国,接触中国企业。11月6日还参观了上海当地的水处理企业,以进一步搜集资料,了解中国市场以及需求。“虽然只是第一步,但是感觉非常好。”茨城县中小企业振兴公社相关负责人绵引克已说。
去年11月茨城县代表团曾经第一次集体参展了2007年工博会,并与中国企业进行了意见交换。不过大多企业和中山环境工程株式会社社长中山胜夫一样,收了一大堆名片,但是与中国企业并没有进一步接触。
中国正在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今年安排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148亿元、中央财政资金270亿元(含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用于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流域工业废水治理,以及节能环保能力建设。国家重点节能工程争取形成35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也提出了2008年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到2008年底,建设领域实现节约1600万吨标准煤目标;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200万吨/日,力争用两年时间在36个大中城市率先实现污水的全部收集和处理。实现这些节能减排目标,背后蕴藏着巨大商机。
事实上,中国水处理市场的商机早已吸引众多水处理巨头的重视,竞争早已在这一市场展开。全球最大的三家水务公司法国威立雅、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泰晤士水务公司,均陆续进入中国,并把中国作为其全球市场的重要部分。通用电气2008年向中国研发中心专项研发基金新增4000多万美元,全部用于针对中国市场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重点涉及风能、太阳能、洁净煤、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技术领域。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建华对记者表示,欧洲环保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已经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事实上留给日本企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已经有段时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并不显著。中日间的环保合作,在企业层面更多的是“雷声大,雨点小”。李建华表示,之前日本企业大多单打独斗开拓中国市场,而且以卖机器和技术为主,但是价格昂贵,因此失败的案例很多,这些案例回国后加以宣传,就形成了较坏的影响。但是欧美企业相对灵活,它们的合作方式多样化,在聘用中国人开展合作的过程中,更符合中国人的商业思维和习惯,因此容易成功。
不过,李建华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企业很难在中国进行业务推广。“中国现在的情况,与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惊人相似。日本据此开发的一些技术,尤其是一些工业污水处理项目非常有针对性。但是欧洲的情况与中国有差异。”李建华表示,茨城县围绕霞浦湖开发的技术,就特别适合太湖周边的污水处理使用。
上世纪60年代,伴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茨城县内素有日本第二大淡水湖之称的“霞浦湖”,因为水质污染引发的富营养化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危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茨城县以“霞浦湖水质净化项目”为核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开展了一系列以促进环境领域产学官合作的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