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驻东京记者何德功报道 2月11日是日本“建国纪念日”。
建国纪念日庆祝活动1985年由中曾根内阁发起,按惯例由首相、参众两院议长出席,但自去年来已连续两年小泉纯一郎首相都宣布不参加此活动。据外电报道,由于自民党不愿独自承接而且“节日意义已深植人心”,主办单位决定从今年起废止这项庆贺活动,但据本报记者了解,民间活动仍照常举行。
“建国纪念日”有军国主义传统
根据日本最古老的历史书籍《古事纪》与《日本书记》记载,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统一日本,建立日本国。但实际上,神武天皇是虚构的,在历史上并不存在。而在日本许多人却把这种神话当作为历史,把天皇视为天照大神的子孙。日本天皇一出现便是国家机器中的重要角色,自始至终都是至高无上,从来也没有被推翻过,这就是日本所说的“万世一系”。
“建国纪念日”的前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的纪元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二战期间,当时的执政者为了在人民中间培植军国主义思想,将这一天作为纪念日本天皇祖先“建立”日本的功绩纪念日,1948年在制定国民节日法时否定了这个节日,1957年以后9次提出恢复这一节日的议案成为废案,至1966年通用政令规定2月11日为“建国纪念日”,这便是日本“建国纪念日”的由来。
强制进行“君之代”教育
自日本把2月11日定为“建国纪念日”起,日本社会就存在赞成和反对两种不同声音。日本共产党认为,建国纪念日就是复活把天皇神格化、美化天皇制的战前的“纪元节”。
2月11日“纪元节”反映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历史观;同时历史上2月11日是日本帝国主义扩张的重要日子,颁布日本帝国宪法,日俄战争在这一天开战等都是在这一天,“建国纪念日”变相庆祝日本扩张,是向国民灌输皇国史观和军国主义思想的重要工具。
自民党政府从1967年让“建国纪念日”复活后,更逐渐成为强制进行“日之丸”“君之代”教育的现场,日本进步人士指出,这与教育反动化和修改和平宪法的趋势相关。
另一个“靖国神社”
日本右翼每年都要举行庆祝活动,今年2月11日,由神社本厅和日本会议两团体创建的“庆祝日本建国会”在涩谷区明治神宫会馆举办了“庆贺建国纪念日大典”,大约有1500人参加。
日本右翼有代表性的人物梅原猛在活动中鼓吹“独特的京都派新民族主义理论”,他认为日本民族紧紧地围绕在神圣天皇的周围,形成一个被称为民族政体的实体,个人只是仁爱天皇意志的延续,因而有着自发的社会和谐意识以及同大自然进行交往的意识。很多人对对梅原猛等京都派的理论都大加吹捧。认为“日本种族是杰出的,因为自天照大神时代以来,日本人就像最好的清酒那样纯洁。”
日本右翼分子则开着宣传车到处扰民,2月7日晚,在日本最繁华地区六本木大街上,七辆宣传画一字排开,播放军国主义的音乐,噪音之大,让人听不清对面的人说话,建国日前后几天深夜两点马路上仍有右翼的宣传车路过,惊醒很多劳累一天、进入梦乡的人。这是一种奇特的现象,说明日本对发动侵略战争罪行的清算是多么不力。
反天皇制舞台
但出乎节日“设计者”意料之外的是,“建国纪念日”也成为反对天皇制的日本人士活跃的舞台。
今年2月11日,日本市民团体“和平、人权、环境论坛”在千代田区的自治劳会馆召开了“2·11反思‘建国纪念日’集会”。筑波大学教授千本秀树发表了演讲,他说,“根据日本古代神话设立的纪元节作为建国日来庆祝,正是战前构筑起来的天皇意识形态仍在延续的表现。”他认为,“最近日本的排外倾向变得愈加明显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当前过热的民族主义思潮。
同时,这一天在明治神宫每年都有人打出“立即废除天皇制”“不要唱君之代歌曲”的标语。
日本共产党主张,2月11日作为建国纪念日没有科学根据,而且“建国纪念日”违反宪法主权在民的原则,政府不应支援民间庆祝建国纪念日的活动,首相、阁僚、参众两院代表不应出席。今年小泉不参加“建国纪念日”庆祝活动,可以看作反对力量的胜利。
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不利于日本融入国际社会,助长日本的排外意识,对日本反省发动侵略罪行起阻碍作用,容易把日本推向歧途。由此看来,日本国民应对“建国纪念日”做出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