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日本参院选举让民主党遭遇惨败,民主党的败选也预示着,围绕其内部及其与各党派之间的政治斗争将愈演愈烈。
首先,民主党内的政治斗争在所难免。实际上,参院选举之前,党内大佬小泽一郎就针对菅直人的“消费税理论”横加指责。此次参院选举的大败也许正中小泽下怀,为其日后参选民主党党代表作好了铺垫。当然,小泽的行为也激起了民主党内一些“反小泽势力”的批评,日本防卫相北泽俊美在当选后就指责小泽制造的“内讧”对败选造成了影响。菅直人在参院败选之后,果断地保住干事长枝野幸男的职位,一则是稳定民主党阵营,二则尽力拉拢与“反小泽”势力的关系以应对“小泽派”的突然袭击。民主党党代表选举将于9月举行,“小泽势力”与“反小泽势力”的斗争动向无疑将成为瞩目的焦点
其次,各党派间的政治斗争,尤其是新崛起的第三势力走向将对日本政治的未来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参院选举前,因在普天间基地问题上意见相左,执政联盟内部出现分裂,社民党弃联盟而去;由于与民主党在确定邮政改革法案的表决时间上有冲突,国民新党差点又脱离执政联盟,虽好不容易平息了下来,但参院选举之后国民新党最终还是与民主党分道扬镳。从此次选举的结果来看,虽说“大家党”、“新党改革”和“奋起日本”都获得了一定突破,但相对于民主党和自民党这两大党而言,它们离政坛主导力量的地位还相距甚远,甚至可以说,其未来的命运完全取决于其政治上的倒向,是投怀于执政的民主党,还是联合在野的自民党,或是游弋于二者之外。相对于第三种选择,也许前二者较为理性,也是可能性较高的选择。
此外,在参院选举前,株式会社帝国数据银行就日本企业针对参院选举的想法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44.9%的企业认为“应该转变迄今为止的政府政策”。其中,外交政策方面,认为日美关系最应该转变的占24.4%,认为对华、对韩等与亚洲邻国的关系最应该持续推进的占68.9%;企业提高效益方面,认为已经达到或接近极限的企业比重竟高达52.4%,这足以说明日本企业对于未来的发展态度较为悲观。作为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日本企业的意见趋向往往能主导日本政治的行动方向,在持续低迷的日本经济中,或许日本的政治也将步入长期的“胶着状态”。
更直白地说,此次民主党的败选,更多地预示着日本“两党制”,或者是“党派更替执政”的政治格局将揭开序幕。政坛大戏的帷幕既已揭开,接下来纵横捭阖的政治斗争势必更趋白热化,这也显现了日本政治从前一种体制向后一种体制过渡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