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14日透露,当晚将在该国爱知县沿岸的近海海底启动甲烷化合物(也叫可燃冰)钻探作业,本次钻探挖掘工作将持续到3月下旬。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甲烷化合物有望成为下一代新能源,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对其钻探利用进行尝试性试验,日本此举如能成功,对人类有效利用这一资源,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承担本次钻探作业的是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的深海探测船“地球号”,作业区域位于日本爱知县渥美半岛以南70-80公里的海域。钻探工作将使用顶端装有人造金刚石的超高强度钻头,从水深约1000米的海底往下钻探约300米,钻探到蕴藏可燃冰的地层后,设置4个钻井,1个钻井用于可燃冰的实际生产试验,其余钻井用于观测生产前后周围环境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本次作业是为明年1月至3月将要进行的可燃冰试验性开采做准备,这将是世界上首次从海底挖掘可燃冰进行生产的实验,预计挖掘和生产实验的费用将达到170亿日元(约合2.2亿美元),而日本在2011财年预算中已为此计划拨款89亿日元(约合1.15亿美元)。据估算,该周边海域埋藏着约1万亿立方米的甲烷水合物,相当于日本十几年的天然气消费量。如果能够稳定生产,有望在2018年度实现商业生产。在明年的生产实验中,日本将研究是否能够切实从海底开采出甲烷水合物,并将之成功转化成天然气,以及测试开采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但日本对可燃冰的关心远远超出其他国家,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着手研究可燃冰,2001年,日本经济产业省还发表了《甲烷水合物开发计划》,正式启动了为时18年的甲烷水合物的开发性研究。日本为何对开发利用可燃冰如此热心,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日本一直迫切希望摆脱对能源进口的严重依赖。日本对进口化石燃料依赖度过高,而天然气资源也处在世界各国的激烈争夺之中,日本急需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其次,改善自身电力供给结构。液化天然气2009年度在日本发电燃料中占比达29.4%,超过核电、煤炭和石油。由于2011年的核泄漏事故,日本政府决定减少对核电的依赖,如果“可燃冰”能实现商业开采,将有利于保障日本电力供应。三是充分利用自身自然资源。日本作为海洋国家,周围海域的可燃冰含量十分丰富。根据推算,包括北海道周边海域和新潟县近海在内,日本近海共埋藏着7.4万亿立方米的甲烷水合物,能够满足日本国内约100年的天然气消费量。日本曾有专家表示,只要能够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开发,日本便可一跃成为能源大国。 |
日本14日启动海底可燃冰钻探作业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近海可燃冰生产能否商业化成为课题
日本欲借助可燃冰推进能源独立 面临地壳变化等挑战
日本欲借助可燃冰推进能源独立 面临地壳变化等挑战
日本在秋田县等三地采集到“可燃冰”样本
日美将合作开发“可燃冰” 近期签署备忘录
日本3家企业合作从海底持续生产新一代能源可燃冰
日本3家企业同意协助开发海底可燃冰
日本首次确认在日本海一侧广泛存在可燃冰
日本正式启动甲烷水合物(俗称可燃冰)蕴藏量的调查
近海开采石油天然气 日本打造“国产能源”
日本打造“国产能源”
日本宣布首次成功分离可燃冰
日本公布海洋基本计划 欲用3年掌握可燃冰埋藏量
日本高调鼓吹可燃冰前景 相关概念股暴涨
日本开采可燃冰可用百年
日本成功分离可燃冰可能推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
日本已经成功从可燃冰中取得了天然气
日本急于开采可燃冰
日本将在全世界率先开采海底“可燃冰”
日本开始了海底甲烷水合物(俗称可燃冰)的试开采作业
日本专家建议日开采海洋可燃冰
日本研究机构着手钻探可燃冰
日本在爱知县海域试开采“可燃冰”
日本"可燃冰"钻探作业出师不利
日本钻探船启动“可燃冰”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