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业界媒体Gamasutra引用瑞典哥德堡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差不多有半数日本游戏厂商在上一财年中没挣到钱。这份由Mirko Ernkvist撰写的《日本游戏开发业CEO考察报告》,是将调查表寄给所有开业三年以上的游戏制作公司首席执行官,让他们来提供问卷答案。报道称,据作者收到的74位CEO的回应,回应比率为25.6%。74位CEO中有48.2%的受访者表示公司上一财年录得赤字。作者指出,相对于西方同行,日本游戏业者的技术底蕴不足。报告中列举了一系列数字:只有57.8%的受访者声称在游戏中应用游戏引擎已达三年;有40.6%的受访者使用过物理引擎;有37.5%的受访者使用版本控制软件;有35.9%的受访者使用AI引擎。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有78.7%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的三年中曾将本公司作品外包给协作单位,同时又有63.5%的受访者曾扮演外包制作单位的角色为其他公司代工游戏。
与该情景相对照的是,即便是一家很小很小几乎微不足道的欧洲游戏开发商,他们开发游戏时也会轻松愉快地搞一个自有引擎以提高开发效率并节省授权费用。那些欧美一线大厂自不必说,两年保证一部3A级大作。
反观日系厂商,如果不外包的话,一部大作憋上三年是常态,而且经常是人海战术全员上阵,造成开发成本居高不下,公司管理层因此旁观犹豫倾向于外包或是副业,最后结果就是逐渐被边缘化。
(编译整理/记者 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