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日本寄望“稀土强国”尚且路漫漫

作者:蒋丰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更新:2013-5-9 11:34:30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日本资源匮乏,稀土这种资源则素有“工业维生素”甚至“工业黄金”的美称。那么,当日本遇上稀土,情况如何呢?


不久前,日本在其最东端的南鸟岛专属经济区发现了含有稀土的海泥。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报告称,这一矿床的稀土储藏量是中国陆上矿床的10倍以上,能让日本消费数百年,而且位于海底下数米的潜水处,采掘很容易。同时,本田公司成功从混合动力汽车的镍金属氢化物电池中抽取出稀土,用其重新制造镍金属氢化物电池。此外,山口大学、爱媛大学和东京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发布消息,在三重县发现了含有稀土的新品种矿物。


稀土号称“工业黄金”,缘于其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在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同时,还能够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因此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子等领域有广泛用途。由此带来的科技进步一旦应用于军事领域,还必将提高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地位。


对于日本而言,仅电子工业、汽车制造业、精密制造业这些支柱产业,就离不开对稀土广泛巨大的需求。因此,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会让日本痛苦不堪,日本千方百计扩大稀土储备并投入资金从事稀土替代品研究。近期对稀土资源的发现和相关研究取得的进展,似乎标志着日本在稀土资源自给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但是,这些是否意味着日本实现“稀土强国”指日可待呢?综合各种因素,应该说,达到这一愿景“路漫漫其修远兮”。


首先,日本在南鸟岛专属经济区发现的稀土矿藏分布区位于日本最东端。尽管产经省报告称采掘很容易,但既然是海底开采,单耗电量就十分巨大,进而导致成本高昂,遑论是否已经具备作为开采保障的成熟技术。而且,海泥往往是各种海底生物的生存和活动场所,假若过度开采,会不会造成海底生物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绝,破坏海洋环境,带来一系列持续加重且难以逆转的严重后果。对于因福岛核事故破坏周边海洋环境而遭到国际谴责的日本来说,更需要三思而行。


其次,研究发现稀土资源是一回事儿,而真正实施商业开采则是另一回事儿,这其中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会涉及政治、法律等一系列相关难题。


去冬今春,日本在爱知县渥美半岛附近海底探明大量甲烷水合物(又称可燃冰)储存。今年以来,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JO GMEC)成功进行了甲烷气体分离提取试验。此举既是世界首例海底天然气开采试验,也为日本新能源储备带来新的希望。然而与此同时,日本各地相继出现了投资新能源的欺诈行为。不少老年人被人诱导购买利用海底资源发电的公司的债券,有人被骗走数百万日元。虽然警方还在进行调查,但由此可以看出,可燃冰开采已经成为不法人员和犯罪团体准备涉足的目标。


而对于日本国内的大财阀以及黑社会来说,稀土开采同样是一块极其诱人的大蛋糕,它所具有巨大利益空间和利润回报,必将引起各方势力的激烈竞争,甚至是残酷争夺。对于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的开采、利用、规划、管理,有必要在国家层面尽快出台相关法律。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法律涉及国土交通省、环境省等不同部门,需要彼此之间的通力合作。而目前,人们却遗憾地看到,立法保障方面还是一片空白。


美国的页岩气开采曾被喻为一场新的能源革命,美国政府也曾寄望页岩气开采能为其带来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如今,日本政府似乎也从稀土发现、可燃冰发现看到了希望,准备效仿美国。然而,如果不解决好与其相关的政经、法律问题,日本“稀土强国”的愿望可能演变成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松岛菜菜子裙装造型 “美到令人

    荣仓奈奈被曝怀孕 预计今年初夏

    日媒:美国任用哈格蒂担任驻日

    日本选出最想成为首相的女大学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