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朝日新闻编委 吉冈桂子
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通讯与信息技术博览会(简称汉诺威IT展)的开幕式上,德国总理默克尔被“二马”夹在当中。这一天是3月15日,是她时隔7年访日结束后的第5天。
“二马”中的一位是中国网购巨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实现历史上最大规模融资的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另外一位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同时他也是经济政策宏观调控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层,与先后7次访华的默克尔是故交。
两国于17日举行首次高级别财政金融对话,德国宣布将加入中国主导成立的国际开发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3月末,即宣布加入的国家成为“创始成员国”的期限之前,继G7成员国之一英国表明加入后,欧洲的德国、法国、意大利、卢森堡和瑞士也相继表明加入。其理由显而易见。
诚如汉诺威IT展所呈现的那样,中国是重要的商业伙伴。来自人民币市场的吸引力也在各国间引起相互竞争。新银行通过发行债券和承揽业务为本国的金融市场和企业带来商机。给足中国面子,便会通向下一步。欧洲在50年前左右,也曾向日本担任总裁的亚洲开发银行(ADB)出资。
“德国好像很感兴趣。这是因为不存在安全保障方面的威胁,经济优先。”
从熟知中国的日本外交官口中最初听到这个说法,是在去年4月末。那时正是中国开始大力招揽包括日本在内的其它国家加入之时。作为一种权力平衡,亚洲各国也希望日本能够加入。
“G7不可能加入。美国不会允许那样的事发生。”日本政府关上了选择的大门,并不断指出问题点。这与不断摸索建立联系的各国形成了鲜明对照。然而,最终也未能阻止“欧洲(从AIIB的内部)为提高透明性和确保健全性做贡献”这种“正论”的形成。
经营的健全性、对于人权和环境的考量、中国的国家利益主义、与日美主导的ADB的分工——日本作为AIIB的“评论家”,无人能出其右。然而,集结了亚洲、大洋洲、中东、欧洲的30多个国家的AIIB,年内便将开始运营,即使在外部不断批判,也并没有任何作用。在美国,金融机构将新银行视作生意的“种子”已经开始接触,所以美国国内也并非那么团结。因此,由美国人担任历届总裁的世界银行,也正向着与AIIB合作的方向进行讨论。
曾在庆应大学求学的前泰国中央银行总裁塔莉莎说:“日本还是加入比较好。希望日本能够运用经验与中国合作,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
受到欧洲动向的刺激,日本政府也逐渐脱离一边倒的批判态度。继续缺席真的好吗? 到了该考虑如何参与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