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机器人以制造业工厂应用为主,迅速普及。尤其是机器人在主要需求领域——汽车与电子制造产业中的安装使用,带动了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近来,发达国家和地区(欧美)以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纷纷将机器人视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出现了新的潮流。日本政府应该担忧,假设日本在机器人开发中的着眼点落后于这一趋势的话,日本制造领域领先的商业模式将走向衰落。
日本机器人的实力,最开始是因在工业领域的普及而受到全球认可的。目前,日本仍然保持工业机器人产量、安装数量的世界第一的地位。2012年,日本机器人产值约为3400亿日元,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50%,安装数量(存量)约3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3%。而且,机器人的主要零部件,包括机器人精密减速机、伺服电机、重力传感器等,日本占据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日本在机器人生产、应用、主要零部件供给、研究等各方面依然在全世界处于遥遥领先的优势,依然保持“机器人大国”地位。
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欧美)以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纷纷将机器人视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美国政府在2011年公布了《国家机器人计划》,计划每年对以人工智能、识别(语音、图像等)等领域为主的机器人基础研究提供数千万美元规模的支持。2013年12月,美国互联网巨头Google相继收购了7家机器人高科技企业(总额6000万美元),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同时,在欧洲,欧洲委员会2014年与180多家企业或研究机构共同成立致力于机器人领域研究与创新的项目“欧盟 SPARC”。中国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中,制定了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增长10倍(3万亿元)的目标。
欧美这些举措的背景之一是,伴随快速发展的数字化以及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的高级化,物与物通过网络相连接的物联网社会正在不断现实化。欧美各国意识到了这个巨大的变化,开始谋划抢占新一轮科技变革的先机,掌控新机器人应用的主导权。而中国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对产品质量品牌的重视,未来也将大规模应用最高端的工业机器人。
伴随技术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变化,机器人自身也不断地发生着剧变。Google所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不断拓展新商业模式,进军制造业。就制造业而言,美国设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举全国之力,推动新生产过程的开发、全产业链的优化。这些趋势之中,关键是模块化和获取国际标准。
所以,日本政府应该担忧,假设日本在机器人开发中的着眼点依然落后于这一趋势的话,日本机器人领域也将边缘化,制造领域领先的商业模式也将走向衰落。
为了应对这样的世界潮流,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当前机器人中附加值较多部分的生产工程设计等系统领域的人才,以及未来重要性将进一步增加的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开发等软件人才。但是,日本国内这些领域的人才培育还有所欠缺。近年来,有限的优秀人才不断地直接到国外工作,造成了人才的缺口。所以,人才培育与就业两个层面都是很大的课题。
同时,使机器人作为系统得以应用,关键就在系统集成,而目前日本机器人应用大多仅限于汽车、电子制造领域等大型企业。在汽车与电子制造领域之外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等新的领域,中小企业等的需求日益增多,系统集成商的数量和质量都显得不足,这方面的问题也需要尽早解决。
基于机器人的全球趋势与日本所处现状,只有创新机器人技术、推广机器人应用,才是日本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手段。同时,需要圈定一些具体且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在应对这些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日本欲实现机器人的创新,使日本成为世界机器人创新基地。日本首创的基于机器人的面向未来的社会系统,有可能在全世界推行。
尤其是在以数据、虚拟网络为核心的物联网时代,具体应用场景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将成为机器人进化的驱动力。为此,日本欲面向产业、面向消费者等各个领域广泛发挥机器人的作用,创造新型社会,使其成为世界最高端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实验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