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式创新为何“黯然神伤”
“大企业病”致行动迟缓
今年3月,三洋电机将其在日本国内最后的子公司出售给一家投资基金公司,曾经的家电巨头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三洋电机败在等级分明、效率低下的日本“大企业病”。在大公司里,每个部门看似都在勤勤恳恳地工作,但管理环节多,部门之间沟通少,最后变成谁都不负责任。而信息经过漫长的流程到达最高决策者手中时,往往已经失真。
森田纯是海尔亚洲国际公司宣传部部长。海尔于2012年收购了长期亏损的三洋电机白色家电业务。在刚刚过去的2014财年度,海尔亚洲实现了首次盈利。森田纯告诉本报记者,三洋电机白色家电部门曾经拥有3万名员工。一个设计创意从提出到决定,要经过十几道程序。“再好的想法这么一圈走下来,棱角都被磨平了。”而在海尔亚洲研发部门,部门隔阂被打破,开发流程被缩短,任何创意灵感都可以随时沟通、碰撞,快速转化成商品。
海尔亚洲代表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伊藤嘉明说,日本大公司就像身形巨大的恐龙,面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在海尔亚洲他倡导的企业文化是,“做得好还要做得快。”
论资排辈不愿冒风险
前不久,54岁的安永龟夫接任三井物产社长一职,日本媒体惊呼“终于出来个年轻人”。本报记者参加过多次中日企业家交流活动,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相同级别的职位上,中方人员的平均年龄往往要比日方年轻10岁以上。
“如果按日本公司的论资排辈,我可能要等到65岁才能当上社长。” 伊藤嘉明希望日本企业在人员选拔上能够更加重视能力而不是资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曾涌现出松下幸之助等一批杰出的企业家。时至今日,日本企业家作为一个群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不如前。目前最出名的日本企业家孙正义还是韩裔,并且被认为是日本商界的“异类”。
调查显示,日本年轻人出国留学、创业的愿望远低于其它国家的同龄人。在经济高速发展期,日本企业为了留住熟练工人普遍实行了终身雇佣制。在“年功序列制”下,工龄越长,工资越高。年轻人更愿意在大公司里安稳度日,不愿冒风险创业。
鹫田祐一认为,科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有能力的年轻人,不能着眼于在国际杂志上发表多少论文,而是要通过市场让技术和人建立起对话。
(本报东京5月27日电 记者 田泓)
上一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