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安
目前日本企业的通缩心理依然严重,阻碍了安倍经济学发挥作用,这个现象给日本政府和央行带来了困扰。因为目前日本的物价走势出现了让人不安的背离:企业的1年后消费者物价上升率预期(剔除消费税率影响)在最近调查的9月份为1.2%,比一个季度前下降0.2%,比一年前下降0.3%。更长期的3年和5年预期也同样出现不断走低的现象。
更为麻烦的是消费者立场,安倍政府和日本央行引以为傲的物价上扬正在倒逼他们系紧钱包。内阁府的统计显示,日本消费者目前生活用品的物价在安倍上台后已经有四分之一实现了2%以上的上涨。本来当局应该欢呼雀跃“脱通缩战役成功”的阶段,然而这个胜利宣言是日本消费者完全不能接受的。按照厚生劳动省的统计,到了今年七月日本劳动者实际工资才终于实现了0.1%的增长。如果考虑到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的增加,消费者的意识的确没有乐观扩张的空间。看来安倍遭受到的寒流远比他们的预期更为强烈。
这点在最近当局人士的一连串带有焦躁感的发言和表态中得到了验证。先是所谓的经济再生担当大臣甘利明在不同场合公开抱怨日本企业经营者对政府期望的加薪迟疑不决(因为已经连续加了两次基础工资),最近日本央行内部私下也对资深经济记者表示非常担心预期物价上升率的走低现象。
作为日本过去少见的长期政权,安倍内阁最近公开表示对企业界的不满至少可以反映几个基本的事实。安倍经济学以及其最重要措施的宽松货币政策一开始就是暗渡陈仓的日元贬值诱导计划,这个计划在欧债危机退潮的大环境中取得了重大成功。然而这个计划有个很原始的漏洞:日本经济的结构变化让其大打折扣。一是全球化导致的生产体制外流,通过汇率收益产生的利润只能刺激一下股价而不是工资。二是没有促进和刺激创造新产业的机制,企业在日本国内缺乏投资机会。
而且安倍内阁高度重视民意的一个体现是对股价水平极为敏感,为此还搞了一连串的所谓政策发动来向海外投资者强调他提升日本企业管制水平的决心,其重点是所谓的强化企业重视股东回报率(ROE)的姿态。但他没想到的是,实际上这点却和他目前抱怨的企业不增加投资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因为企业要满足股东高资本回报率的要求的同时,必然会抑制设备投资和劳动成本。
目前企业对增加固定费用持谨慎态度根本上是反映日本经济潜在成长率缺乏改善迹象的结果,黑田强调的企业和消费者的意识改变原本就没有现实基础。这么下去,劳动分配率不仅不能维持现状,还可能进一步下滑。作为政策制定方,老用似是而非的所谓“通缩意识”来给消费者和企业扣帽子,甚至越来越多的开始干预企业经营的现象,越发说明日本作为一个发达经济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可能受到了进一步损害。超乎寻常的宽松货币政策不仅无法代替结构改革,更有可能延缓真正改革意识的诞生和落实。(编辑 张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