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当很多人得知飘洋过海从日本背回的马桶盖,其实是在中国杭州生产的时候,大都感到很诧异,之后又大都很感慨。此刻年末,如果当你得知2015年的“爆款”马桶盖是由中国技术团队研发时,你是否会感到不可思议?但所有这些,都真实地发生在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里,只不过消费者只知道“爆款”马桶盖的好,却不知道其研发团队是如此低调和出色。 曾经有很多人感叹,中国为什么生产不了“爆款”马桶盖?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亮的回答却让人直呼意外,原来该项目的管理团队及设计人员中的确有日方人员,但后来日方发现日本的技术和产品适应不了中国的水质,便撤回国去了。2015年风靡世界的“爆款”马桶盖,是由中国技术团队历时10多年潜心攻关研发的,而且核心研发人物平均年龄35岁,三人分别来自龙泉、金华和杭州,是典型的理科男。 那么问题来了,“爆款”马桶盖用的是中国技术和中国原材料,而且是在中国设计,在中国生产,只不过资金和品牌带着浓厚的日本基因,那么它为什么不属于中国产品,而仅仅是中国制造?它的境遇,戳到了中国制造的哪些痛点?我们又该如何来反思呢?12月15日,由浙报传媒和松下电化共同举办的 “三吴相对论”上,松下电化总经理吴亮将邀请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先生,共同论说中国制造的欢乐和苦痛,探讨未来十年中国制造的转型和出路。 中国制造不一定弱于日本制造,关键在于管理和制度 走进杭州松下工业园的生产区,记者发现整个厂区规模并不大,却井井有条。智能马桶盖和智能电饭煲分别有七八条生产线,工人有300多人。松下电化公司工场长李建宏介绍,电饭煲和马桶盖都在工业园内进行研发,其中,马桶盖的零部件大部分委托浙江周边的工厂制造,比如宁波的慈溪、余姚等地,其中高品质的成型零件50%以上来自宁波制造。整个马桶盖,只有少量对安全性、技术性要求非常高的关键部件从日本进口,最后工人再进行组装。 “2001年公司刚开始成立时,产品80%的部件从日本采购,目前只有20%的部件从日本进口。近几年,我们已推出完全自主设计的产品。零部件的自主生产,也说明了中国制造能力的提升。中国制造不一定弱于日本制造,关键在于管理。” 李建宏告诉记者,他们把设计要求和模具都提供给零部件厂家,零部件厂家会根据设计要求把零部件提供给松下公司,由松下公司最终按照品质标准进行验收。 在产品品控上,松下电化公司的一丝不苟更是令人敬佩。总经理吴亮讲了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天生产结束后,现场多出一颗螺丝钉。当时近千件的商品已经装车准备起运。但生产线上的工人全体留下来,将所有产品重新卸车开包检查,加班加点,直到在其中发现那件不合格产品才收工。“这虽然费时费力,还违背了合同约定赔了款,但保证了马桶盖的市场品质和名声,还是值得的。”吴亮深有感触地说,要赢得市场,制度和管理很重要。 十年磨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在公司掌门人吴亮看来,马桶盖的逆袭,绝非偶然,背后显现着松下电化杭州公司对技术、专利以及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即使在过去十年的销售艰难期内,我们也坚持将销售额度的10%用于研发。”吴亮说,这个数据明显高于中国很多企业。 互联网时代,智能马桶盖成了一夜爆红的明星。其实,松下智能马桶盖团队从2003年就开始积极研发,刻苦攻关,卧薪尝胆十多年才有了今天的逆袭。 公司的老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最初松下电化是将日本的整个生产线搬到中国,完全按照日本的技术规格进行生产的。可随后发现,这样生产出的产品并不适合中国的使用环境。松下就停下来,开始在国内设立相关产品的实验室,从产品性能与顾客体验两个方面进行实验测试。以马桶盖为例,在拥有国家认定的安全性能实验室、耐久实验室中,技术人员模拟国内卫生间的真实情况,对产品的耐湿性能和不同地域的水质软硬度等进行实验测试。 电压的差异是众人都可以想象的,而水质软硬度难题却是未曾料及的。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水质也千差万别。由于国内大部分地区水质易结垢,导致马桶盖的返修率高,这成为产品销售时最大的痛点。为此,松下的技术人员从全国各地搜集水样进行研究,甚至在北京一个四合院的井里提取水样。工厂里一年365天不间断地对取样进行分析,以研究各地水质的特点。正是凭着这股认真劲,研发团队最终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如今,在杭州的松下电化公司,还有一个特别的机构——“制品审查室”。这个制品审查室凌驾于研发制造部之上,直属于总经理,具有一票否决权。制品审查室从产品开发时候就开始跟踪,工作人员结合用户的投诉和反馈,对新产品的图纸和样品提出意见。 “另外,针对盖圈大小不合适、中国卫生间干湿不分离导致产品易短路等问题,我们经过对产品长达5年的不断改进后,也已完全解决。”吴亮说,日方企业制度的严谨不仅在于问题暴露后的弥补,还在很多事前工作,比如制品审查室会让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对于老年人群,马桶盖常用键是否应该前置、按钮是否应该放大等等消费者的使用细节。 严谨、专业和实用,是市场“爆买”的根本 前几天,日本媒体将形容中国游客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的“爆买”一词,评选为年度热词。爆买热的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中国制造的痛。 在中国,很多企业都生产智能马桶盖,外观也不输松下,但为何松下马桶盖会出现“爆买”呢?作为行家,吴亮一语道破天机,松下马桶盖除产品质量过硬外,关键是处处体现了人性化设计和关怀,比如松下马桶盖出水设定温度始终保持在42℃左右,马桶盖适配率达到90%以上,让消费者没有买回家装盖不上的后顾之忧。再比如马桶盖可以自动除菌抑菌,高端型号可以自动打开自动闭合,无一不体现了科技的力量和对市场痛点的充分了解。 现代制造的核心是标准、精准、专业和实用,无论是德国制造还是日本制造,严谨、细腻和精密的专业精神是它们拥有今天成就的基础。时任爆品马桶盖研发负责人,现任松下电化公司企划部长的任少阳告诉记者,虽然设计团队全是中国人,但他们是一支继承了日本设计思想和作风、同时又深入融合中国的创新和活力的团队,他们这么多年的产品本地化,离不开日本的母公司的指导。也正是日本的专业制造精神,促使他们这支中国团队不厌其烦,把市场的难点和消费者的痛点都给解决了。 年初,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他的“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中写道,“转型升级的危机,已在制造业拉响了很多年,然而绝大多数束手无策……陷入困境的制造业者,与其求助于外,到陌生的战场上去碰碰运气,倒不如自求突破,咬碎牙根,力求技术上的锐度创新,由量的扩张到质的突围,正是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松下电化吴亮总经理的观点,和他的本家吴晓波不谋而合。 2015年,很多中国制造都在感叹转型之难、研发新产品之艰,松下马桶盖的爆红给了很多制造业内人士思考:制造的核心和原点是什么?中国制造的转型方向又是什么?是继续物美价廉,还是解决消费者痛点?是做好品质,还是互联网化、智能化?12月15日,由浙报传媒和松下电化联合主办的“三吴相对论”,将会让处于迷途的制造业人士脑洞大开、豁然开朗。 |
日本“爆款”马桶盖实为中国团队历经10余年研发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跨境电商平台都有哪些?
大爆冷!国乒名将决赛2:3输球,日本小将连胜四位国乒选手夺冠
这位女孩会不会成为日本未来女皇
岸田文雄当选日本第101任首相
第二届岸田内阁启动,新任日外相是岸田培养的接班人?
中方对岸田文雄连任日本首相表示祝贺
日本通信巨头提交故障报告:近1300万用户受影响
日本新任首相:应对新冠疫情等是政府当前要务
日本冲绳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
岸田政权“真正起航” 日本政局暗流涌动
日本发生禽流感疫情 将扑杀逾14万只鸡
日本速滑队发生群聚感染 恐将影响对参赛队员的选拔
日本12月启动第三剂新冠疫苗接种 明年3月起开设职场接种点
日本11月9日新增确诊病例204例 重症病例时隔1年3个月低于100例
日航和全日空将从2023年开始在日本国内30个机场共用值机系统
日本政府新设3个数字化主题会议以推动多领域改革
东京吉祥寺附近商业街发生路面塌陷 垃圾收集车被卡住
日本11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86例 降至去年6月以来最低值
三连杀!羽毛球三大团体赛吊打日本 国羽还是牛
日本2020年度“不登校”人数、自杀事件数创历史新高
远程办公不利工作?日本推进工作方式改革在困境中求突破
日本9月信用卡消费指数连续10个月下降 三大百货商场近半年均亏损
塔摩利主持音乐节目34周年 再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东京都医疗体制仍维持“3级”警戒级别 呼吁警惕疫情反弹
日本东京车站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致2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