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中泰两国政府达成了共建中泰高铁的协议,拟于今年9月开工修建泰国境内总里程为734公里的高速铁路。然而,仅仅过了3个月,因日本与中国在东南亚国家展开高铁争夺,泰国政府有可能转向寻求日本低息贷款。泰国政府的善变,让我们意识到,中国高铁走向海外不可能一蹴而就,遇到风险和坎坷难免,但中国高铁绝不能因此退缩,要在磨砺中成为真正的强者。
最近两年,中国高铁技术和设备在前期大量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整合各国高铁技术所长融会贯通而成,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日渐增强。中国高铁高调进军国际市场,李克强总理亲自为高铁当推销员。而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合并,也加速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有力推动中国高端装备业的产业升级,更做大做强了这种趋势。
但是不可否认,中国高铁“走出去”,除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外,主要还是依靠低廉的造价。仅凭这一点,不足以支撑中国高铁立足世界、引领全球高铁建设潮流。中国高铁想要更好地走向世界,以质取胜才是王道。
这并非说中国高铁的质量不过硬,而是缺乏一套国际认可的衡量标准。目前虽然中国高铁里程排世界第一,但是在由日、德等高铁传统强国建立的衡量标准中,中国高铁技术话语权却不多。中国高铁对外输出,关键还是要在全球范围内掌握标准制高点,解决对接其他国家标准的问题。
同时,中国高铁进军海外,还要解决如何与当地融合共处的问题。此前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企业可能更倾向于一次性投资,而国外的企业,则考虑的似乎更长远,擅于用收入投资的模式来拓展国际市场,比如高铁开通后,以车票来抵偿贷款。这种金融模式是中国高铁需要认真学习和思考的。
上一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