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每次差不多出征青年级赛事之前,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足球几乎要被提及和横向比较——差不多同时被传教士引入,职业化几乎同步,但20年之后,日本足球已经成为世界二流足球强国行列,其优质的青训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为人们所赞誉,而中国却连亚洲二流都难保住,各个年龄段的国家队比赛也都是全线溃败。
进行这种比较并非毫无意义,即将出征东盟杯,为今年亚洲青年锦标赛和明年世界青年锦标赛等大练兵的U19,就很有必要了解:日本足球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们要向日本足球学习什么?中视体育为此邀请到日本足球专家,《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的作者应虹霞,为我们解析日本足球崛起的秘诀。
问题一:日本足球,为什么一直这么强?
应虹霞:
这确实一个很宏大的话题,可以归结到对足球的理念吧。这么说吧,中国人一直注重身体素质,并不讲究个人的技术风格和特点,以及场上的足球智慧。而在各种失败之后,又善于怀疑自己,开始了这个和那个风格的学习。这种失败,学习,再失败,再学习的恶性循环,是至今无法找到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而日本从最初设计的时候就很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身体素质可以不如欧美,甚至可以不如中国,但每个人种都有自己的打法,只要你能将这种打法打磨到极致。比如在场上,他们会用拼命的跑动,来弥补身体上的不足。比如他们笃信,短传渗透可以弥补某个环节的或缺。比如他们比较强调练就一身绝活的匠人精神。而技术流代表西班牙的崛起,更是给了他们很强的自信。
我要说的东西,在我那本《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中都可以找到答案。我的这本书从日本足球运动的发端讲起,将日本校园足球、社会足球、职业足球的发展轨迹梳理出来,讲述了足球运动如何在日本社会扎根,并最终结出J联赛这一硕果,将日本足球人的理念和奋斗历程完整地展现。包括青训如何搞,足球在整个社会的地位,什么是真正的足协,真正的职业联盟等,我都有深入的论述。
问题二:中国青 训能否以日本为鉴?
应虹霞:
前一阵推出的留洋球员特辑,这个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当下大众并不认知的背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球员通过种种方式被送到国外(俱乐部输送或家人送去)。这支国青队比历史上任何一支国青队留洋的比例、构成的多元化以及见识上都是有所长进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我并不认为这种模式值得我们大力倡导。
中国青训模式如果以日本为参照的话,中国在大力支持推进校园足球,但是在俱乐部青训方面没有必要门槛,没有设置必要条件,强行要求俱乐部设置青训梯队。而日本则是两条腿走路,两条通道:一条是高中初中,校园足球青训体系,一条是俱乐部的青训体系。而且这两个青训体系是互相打通的,可以先走校园再走俱乐部,也可以先走俱乐部的青训梯队,再走高中校园,最后殊途同归。队员如果年满18岁以上,满足条件就可以签入职业俱乐部,这两个通道可以说相得益彰,互相弥补。而我们,则不只是一条腿走路,还把本该由职业俱乐部的青训,引领时代方向的西瓜给扔了,我们捡的是芝麻。因为所谓的日本校园足球,实际上是非职业化时代的产物,但是却在中国把他当前进的方向,进行借鉴模仿,这个方向是不对的。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