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价格和美企盈利是上周风险资产市场的两大焦点,欧日央行均想影响汇率但是效果迥异,中国期货市场的雄起给大宗商品市场以想象空间。多哈会议未能就冻产达成任何共识,石油期货市场在周一出现恐慌性抛售,但是随后油价企稳,资金将焦点转向美国关闭油井,情绪逐渐上升,布伦特油价冲破每桶43美元,逼近五个月来的高位。美国股市借力于联储暂停加息,从2月低位反弹了近15%,不过开始显现疲态。银行、科企、设备等蓝筹企业盈利均逊预期,资金态度变得审慎。美元近期走弱,令欧日货币受压,令当地经济雪上加霜。欧洲央行例会未作出进一步宽松的决定,不过行长德拉吉再次重申维持宽松政策的决心,同时反击德国方面要求审慎行事的呼声,不过欧元对此无甚反应。日本央行上周言论不多,但是市场传闻它将加大负利率政策力度,日元迅速贬破111关口。中国期货市场再现疯狂,流动性狂牛带起价格飙升,并开始影响外盘对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思维,铁矿石价格逼近每吨70美元的15月高位。
本周可见到最大的故事,是日本银行的例会。预计日本央行会调低今年的通胀预测,同时有较大的机会宣布进一步的宽松措施。由于东京的政策工具箱中选择极其有限,出招一定费思量,笔者估计日本银行将第三类银行的IOER利率从-0.1%下调至-0.2%,不排除增加购买股市ETF、商业票据和公司债券的额度。其实日本银行在政策暂停期中,货币当局正在摸索新的政策选择,并观望经济走势。但是最近日元的大幅升值,对出口业打击不小,对股市亦构成威胁,所以黑田无论如何都要表示一下关注。历史经验显示,没有美国和欧洲的配合,日本单方面的汇率动作效果往往不佳,所以目前的日元贬值趋势未必能持久。许多市场人士将100-105汇率区间看得很重,认为日本银行会全力干预。其实这个汇率水平比起安倍经济学发足时候还是低很多的,相信日本银行未必拼死相救。
中国期货市场,在黑色品种的带动下,上周走出了一场全方位的暴涨,提携起海外大宗商品市场,也激起不少怀疑的眼光。笔者认为,1)这是一场流动性主导的高杠杆投机,与实体经济基本面层面上的改善根本不成比例;2)部分机构资金、企业资金是背后的推手,但是他们甚至没有一年前政府对A股暴涨的那种支持;3)目前的成交量是无法持续的,银行借贷和政府监管是两个较明显的软肋;4)海外大宗商品市场会受到冲击,不过很难想象外盘出现类似的爆炒,海内外价格倒挂会持续一段时间;5)大宗商品生产商变得“审慎乐观”,全球范围内“去产能”遇挫,但是这个只会令商品行业晚些时候受到更大的打击。
本周市场焦点在日本央行和美国联储,料联储在政策上按兵不动,不过言语上应该进一步引导市场预期至逐步缓慢加息上。在数据上,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长环比年率预期为0.6%,远逊过上期,不过分析员估计第二季度可以反弹到2%,因此市场反应应该不极端。耐用消费品订单预料反弹,就业成本指数不变。在欧洲,欧盟区第一季度GDP增长由上期的0.3%上升到0.4%,法国和西班牙增长数据均有改善;德国IFO预计略有进步。英国GDP由上期0.6%回落到0.4%。日本的核心CPI由零跌入-0.2%,就业数字料稳定。
本周记每周六刊出,阐述作者对经济、政策与市场的理解、认识,为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或劝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