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防灾减灾日 看日本如何打造完善的防震减灾系统

作者:郭丹  来源:新华网   更新:2016-5-13 13:06:38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新华网北京5月12日电(记者 郭丹)5月12日,是我国第7个防灾减灾日。居安思危,只有从日常生活中树立防震、防灾意识,了解防震减灾知识,才能更多地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技能、不断提高我们对灾害的防御能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这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打造了一套完善的防灾防震系统,或许我们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一、防灾教育练就防灾达人


(1)一本防灾手册打破“说教式”教育


东京防灾手册


除此之外,东京都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传染病、恐怖袭击、火山喷发的应急也都有所呈现。很多业内专家认为,这本防灾减灾手册几乎做到了极致,是其他城市打造本地化防灾减灾手册的样本。手册彻底摒弃了政府原来生硬的说教式的防灾工作,用更亲民的方式来传达重要的公共信息。乐于看、易于记,哪怕只是急需时拿出来翻看,自救互救能力也能提升。>>>


(2)防灾教育从娃娃抓起


在日本,幼儿园和小学时,老师就会经常带孩子们参加防灾演习,通过实景模拟等让孩子们对遇到灾难如何应对有更真实的感受。经过一系列训练,孩子们已经对做什么、怎么做都已经轻车熟路。高中时,学校基本一年会组织一次地震演习。在日本生活了20多年的关老师看来,地震已经融入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大家已经不是害不害怕地震,而是考虑如何与地震共处的问题。>>>


(3)防灾意识贯彻到家庭里


国际|国内|社会|军事|财经|科技|汽车|旅行|时尚|娱乐|体育|图片|海外看中国 三、“星罗密布”的避难所


1. 学校、公园是常设避难所。


在地震灾害频发的日本,“地震再大,学校也不能倒”早已成为社会共识,学校、体育馆等公共建筑物的抗震标准最为严苛。因此,学校、公园等有开阔空间的地区就成为了常设的应急避难场所。与日本大多数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比起来,用“星罗棋布”来形容并不为过。例如,位于日本近畿地区中部的明石市,面积仅50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万人,却有约42个应急避难所和10个防灾公园。


人们因为经常进行地震演习,都非常了解离自己最近的避难所的位置。因此,在遇到地震时也不会过于慌乱,都会按照平时演习的程序,有序地转移到最近的安全地带。


2. 关键时刻监狱也可以当避难所


图为4月24日拍摄的拥有百年历史的当地著名监狱——熊本刑务所,向近邻社区的避难者提供临时避难场所。据说前来避难的灾区民众最多时超过200人。 中新社记者 王健 摄


在4月发生的熊本地震中,日本法务省官员岛卫皓一(音译)透露,由于一时难以安置数量庞大的地震灾民,日本当局决定开放一所监狱,让上百名无家可归者暂时与囚犯一同住在监狱里。岛卫皓一说,14日、16日两场地震以来,重灾区熊本县熊本市的一所监狱先后收容多达250名灾民。截至19日,仍有大约110名灾民与将近500名囚犯一同住在监狱内,被收容的灾民栖身在这所监狱的训练场内。>>>


四、完善的监测体系 及时的播报系统


熊本地震时日本播发的紧急避难信息。(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另外,日本气象厅预先设定有可能发生海啸的断层,对海啸的数值进行模拟演算,将演算结果作为海啸预测数据库进行积累。实际发生地震时,立即从数据库中检索与发生地震的位置和规模相对应的预测结果,迅速向沿海地区发出海啸警报。


一系列动作有着标准的流程。日本气象厅官网上的海啸和地震信息发布流程显示,在地震发生1.5分钟后,地震烈度超过3级的地区需要发布地震烈度;3分钟时公布震源和震级,同时预估会不会发生海啸、发布含有到达时间和高度的海啸预警;5分钟后,发布震级超过3级的城镇、村庄的地震信息。>>>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问题餐厅》聚焦女性话题 焦俊

    日本第11届声优大奖结果揭晓 演

    东野圭吾作品《拉普拉斯的魔女

    松岛菜菜子裙装造型 “美到令人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