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欢】十多年前便开始呼吁美国总统访问核爆地以达成美日历史和解的日本资深新闻工作者松尾文夫,日前向日本共同社投稿,呼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珍珠港。
共同社5月15日公开了松尾投稿的全文。以下是全文内容:
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访问广岛,着实令人感慨颇深。
回想二十多年以前,我听闻“二战”中敌对的美英与德国在时值战后50周年的1995年举行祭奠及和解仪式“德累斯顿的和解”。当时我感到疑惑:美日之间为何无法达成这样的和解。
经过反复研究,我有幸于2005年8月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和日本《中央公论》杂志上发文,提议美国总统访问核爆地、日本首相访问夏威夷的珍珠港,相互吊唁和追悼遇难者。因为我认为这是日美达成真正和解的最佳方式。
这一提议在美国也受到当时里根总统新闻发言人等人士的赞同,支持逐步扩大。经深入研究,我还在2009年出版了《奥巴马总统向广岛献花之日》一书。因为当时正值提倡废除核武器的奥巴马总统上任,我相信若是他的话,应该会做出访问广岛的决断。
我期盼奥巴马总统能在广岛发表讲话。不仅是废除核武器的构想,还希望他能向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人们致以敬意并进行吊唁。按照我的说法就是向逝者上一炷香。这不是道歉,而是向战斗过的对手致以敬意。
我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人,战时一个不留心就可能死于美军的轰炸。我也曾体验过严峻的粮食短缺。战后,我作为特派记者或因商务活动赴美时对美国有所了解。但即便多次赴美,内心深处还是潜藏着日本与美国并没相互理解的想法。
美日是盟友,不管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都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但也存在不少龃龉。龃龉的根源在于没有给太平洋战争画上句号。也就是说,双方在没有相互悼念逝者的情况下走过了战后70年之路。借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在“德累斯顿的和解”时所说过的话,吊唁逝者是可以一直追溯到文明起源时期的人类行为。日本与美国应该互相采取这种文明的行为。
日本对美国的了解还不够。战前的日本称颂欧洲而轻视美国。明治时期以来,日本留学生奔赴欧洲,而赴美留学滞后,人数很少。战后则可能因先前的这种缘故,日本反而大举美化并崇拜美国。
曾有这样一段轶事。知美派的松本重治(前同盟通信社上海支局长)曾呼吁将战后来到日本的美军“进驻军”的英文正确翻译为“占领军”,但结果还是遵照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意思沿用“进驻军”。
不顾战败的事实,在称呼美军时使用“进驻”而非“占领”的做法正体现了日本对于那场战争和战败含糊不清的态度。这也是美日没有直面战争、没能为此画上句号的象征。
对于奥巴马总统访问广岛的决定,亚洲国家出现了否定意见称“加害方日本别摆出受害方的样子”。关于日本与中韩的和解,首相安倍晋三2015年通过战后70周年谈话和慰安妇问题日韩共识做出了努力,但并没结束。与美国的和解也是未完待续。
安倍称将与奥巴马一同前往广岛。希望首相能在广岛说两件事。一件是前往珍珠港吊唁,另一件是与奥巴马总统携手实现东亚和平。这样一来,奥巴马总统的广岛之行便能真正成为朝着美日和解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松尾文夫:1933年生于东京。日本共同社前华盛顿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