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正在幸与不幸间徘徊。全球经济近期持续低迷对日本出口影响明显,这使得更多的日本企业大手笔布局海外收购并购。另一方面,国际油价的下跌又给了日本经济喘息的机会。与之相比,作为亚洲地区的第一、第二大经济体,中日间的贸易投资合作却持续走低。不过,中国市场对日本企业的吸引力并未减弱。眼下,摆在日本面前的问题,除了转变合作态度外,恐怕还有国内迟迟未到却势在必行的经济结构改革。
五年半首次贸易顺差
今年上半年,虽然海外对钢铁及半导体需求急剧下滑导致日本出口额大幅减少,但原油和液体天然气价格的下降为日本节省了更多的进口额。上半年国际油价同比降36.5%至每桶36.7美元,这推动了日本贸易实现了大幅顺差。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刘云援引数据指出,2016年上半年,日本时隔五年半实现贸易顺差,额度为1.8万亿日元,主因是原油及天然气价格下跌带来的进口额下降,未来能否保持顺差将依赖于油价走向。具体来看,美国是顺差重要来源地,达3.4万亿日元,微增0.3%。
日本财务省7月25日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贸易统计初值显示,上半年日本进口额同比减少17.2%至32.7041亿日元,原油及液化天然气减少明显;出口额为34.5183亿日元,同比减少8.7%,其中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的贸易额下滑11.4%。
在对外投资上,刘云指出,日本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中国周边国家及欧美市场上,向中国周边国家采取官方开发援助(ODA)开路、企业跟进的方式,对欧美市场采取并购方式,以解决国内市场不足、创新落后等问题。
日本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刘云指出,从全球角度来看,世界经济未找到内生性增长动力,贸易、投资低迷。回顾历史,工业革命、信息技术相继推动了资本主义大发展。反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工业4.0”、“第三次工业革命”等概念层出不穷,却都暂未引领世界经济复苏。核心问题是,金融资本控制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用形而上的货币理论影响央行决策、转移危机,使量宽资金成为社会变革阻力,导致危机长达8年依然未解决。
刘云认为,破解该困局,首先应还原金融的本质功能,勿吹捧美国“独角兽”造富神话,扎扎实实搞生产,提高经济内生性增长能力。
需正视对华态度
在对华贸易方面,日本依然延续了此前的下降趋势。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日本对中国贸易逆差2.58万亿日元,同比减少12.9%。其中,日本对华出口额同比下降9%至5.89万亿日元,自中国进口额同比减少10.2%至8.47万亿日元。此外,其对华投资同比下降14.4%,也延续多年趋势。
刘云认为,从地区发展角度,中日作为大国应一同致力于亚洲繁荣。事实上,亚洲基础设施缺口巨大,中日合作能够带来更大的合力,推动地区共同发展。从日本企业角度来看,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力仍被看好,日本高端农产品、环保设备等的出口,都计划发力中国市场。此外,三菱日联银行也积极发行人民币债、接入人民币清算系统。
但刘云也指出,在国家层面,安倍内阁否认中国“钓鱼岛”主权、涉足“南海问题”、炒作“过剩产能”,其政治选择破坏了合作基础,也从未认真考虑过对华经贸合作,这成为中日合作的最大障碍。
刘云认为,对于日本而言,国家经济的增长比发展多边机制合作更为重要。在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多边机制中的各国政治经济差异很大,能够提出问题、交流问题,但未必能够解决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以七国集团为例,前几年一直推崇货币政策,避而不谈量宽带来的汇率干预,走到今天,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严重,美国甚至以汇率操纵威胁日本,这反映了多边机制的缺陷。
刘云指出,目前,日本迫切要做的是用改革的方法推动本国经济增长,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内生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