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诺奖科学家啥模样三幅“素描”带你认识他们
梶田隆章和小柴昌俊
田中耕一
中村修二
为什么日本科学家这10多年能如此被诺贝尔奖青睐?
通常日本人给人的印象,是谦逊内敛的,至少在外人看来,他们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
但记者发现,这些获得诺奖的教授们,都不算是四平八稳的好好先生——有的,年轻时候的简历很难看,成绩垫底、挂科;有的,得奖的时候还是个再平凡不过的宅男,人生几乎没有亮点;也有的,得了奖也不笑,“我就是愤怒”……
记者选了其中几位获得诺奖的教授,通过速写的方式,给大家看看这些大咖都是什么样的人。这不是一碗“鸡汤”,要给学生或者科研人员多少启示,只是我们想把这些获奖者生活中真实的、甚至是有点囧的一面,分享给大家。因为科学家保有自己的棱角,也许是件更有意义的事情。
素描一:
他每年穿着礼服
等了诺奖十五年
虽然今年有日本媒体说,日本拿诺奖拿得手软,得奖科学家不一定上得了头条。但本报记者的同事是大隅良典东京大学的校友,今年生物学奖公布当天,她第一时间翻译了日媒的报道,“日本人很重视的,首相马上给先生打电话了。”
在本世纪初,得到诺贝尔奖是日本国内天大的事。
旅日学者俞天任介绍:“21世纪初,日本从文部省到各大学研究所,以及各大传媒都有一份‘有可能得奖人名单’,上面有人名、家乡、单位、所做工作甚至毕业的小中大学的各种信息,做好了全部准备,等瑞典那边一发表,日本这边临时特别节目就出来了,内容还特别充实。”
每年诺奖时节,这些老牌牛气科学家,都会正襟危坐地等着。
东京大学的小柴昌俊教授,主导建设了观察中微子的超级神冈探测器,并在1987年首次成功地观测到了中微子。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成果绝对是诺贝尔级别的,小柴昌俊自己也这么认为,所以,整个上世纪90年代,每年诺贝尔奖公布时,老爷子都会穿上礼服坐在家里,和媒体一起等好消息。但一年又一年,就是没有听到主持人说出“Masatoshi Koshiba”(小柴昌俊英文名)。
直到2002年,61岁时发现中微子的小柴教授已经等了15年,诺奖评选委员会终于想起了他,把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了他。虽然晚了点,但奖还是来了。
素描二:
他太没名气
数据库里也找不到信息
不过,等了15年的小柴教授只热闹了一天,第二天就被日本人民暂时冷落了。因为第二天诺贝尔化学奖,又颁给了一个日本人——田中耕一,他开发出了一种鉴定生物巨量分子质量的方法。
结果数据库里没有这位科学家的资料,日本人翻了个底朝天,才知道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诺奖获得者,是岛津制作所的工程师,大学本科,上学时还因为德语成绩不及格而留了一级,43岁时还是个无名工程师。
说到43岁这个年纪,对今年获奖的大隅良典来讲,也很特别。
读本科时,大隅想成为一名化学家。历经升学选拔的竞争后,他顺利被东京大学化学系录用。但是读着读着,他开始认识到自己在化学领域不太可能有所建树,于是转去学生物。终于在生物学业进程到第13年的时候,大隅良典接触到了酵母,他就是因为用酵母诱导实验,观察到了细胞的自噬而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7年大隅良典回国担任研究助理,直到1986年才晋升为讲师,两年之后成为助理教授才得以开展独立研究,此时他已43岁。
大隅良典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自噬,1992年首次观测到自噬现象,到现在都已经24年了——刘伟说,老先生也是每年都等,大隅良典说:“我就是一个倔强的人。别人没有兴趣的东西我来研究看看。”
素描三:
得了奖还眉毛倒竖
他说愤怒就是动因
不同于大多数诺奖得主一脸笑意,日本人中村修二好像总是很生气。即便是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后的照片,他也是眉毛倒竖、眼神坚毅。
他没有否认自己是“有头脑的不高兴”,“愤怒是我全部的动因,如果没有憋着一肚子气,就不会成功。”
在获得诺奖前,中村修二在日本很有名。
他在日本出名的时候还不是教授,是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草根技术员。当时他也不是因为科研出名,而是为了后来得诺奖的蓝光二极管的发明,跟雇主开撕——钱拿少了。
中村的发明,给日亚化学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据说有一千多亿日元。但是中村拿到的奖金却只有两万日元,按照当时的汇率大概只有一万五千人民币左右。
日本的企业文化也是讲求论资排辈,也许大多数人都选择忍气吞声,但是中村就不干。
日亚化学的说法不一样。虽然专项奖金确实只有两万日元,但是在薪水和平常奖金方面给中村的照顾,已经使他比同事们多收入大约6千多万日元。而且中村出名后根本不上班,成天海内外到处跑,差旅费都是公司出。
中村不服这口气,一跺脚去了美国,在美国还和老雇主接着掐,打起了官司。结果后来中村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日亚化学仍然耿耿于怀,就是不肯和中村修二和解,说他“吃里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