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日前因细胞自噬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自2001年以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日本科学家已有16人,仅次于美国。虽然近年获奖人数攀升,以大隅良典为代表的一些日本学者却忧虑着“故事的另一面”:那些获奖研究成果反映的仅仅是“过去的遗产”,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的科技水平。如今的科研现实,则使人不得不对“未来的诺奖”打个问号。
“近年日本科学的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必须时刻抱有强烈危机感。”已过古稀之年的大隅良典获奖后在多个场合表达自己的担忧。
科研空心化表现之一是人才储备乏力。大隅认为,如今的日本社会更加重视应用研究,忽略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出于现实考虑,日本年轻人近年来正在远离科研。日本经济产业省201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每千人中研究生数量,日本只有2人,而英、法、美都有8至9人。2010年到2014年,日本科研论文数量占全球科研论文数量的比例从2000年到2004年的9.9%下降到6.3%。
日本的科研环境也频遭诟病,对此吐槽最为直接的莫过于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日裔美国科学家中村修二。在日本老东家日亚化学工作的20年,由于科研努力的回报极其低廉,他被海外同行称作“奴隶中村”。“如果没有愤怒,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中村曾这样对媒体表示。他在2002年出书,呼吁日本政府为创新发明者斩去制度文化上的“荆棘”。
诺奖光环之外,日本学术科研界更多次曝出造假丑闻。2013年,东京大学教授加藤茂明等人发表的40多篇论文被查出造假。更为轰动的是,2014年,曾任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的小保方晴子被发现STAP细胞论文存在捏造和篡改实验数据的问题。
即便如此,每年的诺贝尔奖依然是日本举国热议的话题。而在日媒甚至许多外媒热衷于报道和探究“日本人摘取诺贝尔奖数量”时,大隅良典式日本科学家的“独自清醒”也许是更值得关注的一面。
本报记者 吴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