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浅谈:中国经济现状是否会步日本当年的后尘

作者:佚名  来源:第一白银网   更新:2016-10-21 20:09:50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第一白银网10月21日讯 随着中国GDP跌破7%,以及今年以来各个经济数据都不断对外在透露中国经济放缓的信号,这让一些人开始感到忧虑,因为目前中国经济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经济,中国经济放缓的背后可能隐藏这很深的隐患。而当我们去挖掘中国经济放缓背后的真相,我们可能会发现,曾经的日本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形,虽然两者的量级不同,但是从形成原因,以及出现问题之后的现状都表明中国经济已经足够让人开始担忧。当初日本陷入泡沫经济时代,是一段黑暗的时代,中国真的也会步日本后尘吗?


浅谈:中国经济现状是否会步日本当年的后尘


日本经济


事实上,中日两国宏观经济的相似性的确大到不能忽略。两国都是高储蓄和投资率,同时外部财富都以非常快的速度积累起来,用于购买全球优质资产。两国的投资状况都被认为是走上一条不归路。


就像几十年前的日本,今天中国经济也正在经历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债务不断增加、违约风险加剧、没完没了地贷款给僵尸国有企业。


最近的一次高层政策会议上,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还评论说,关于今日中国所有问题的讨论都让他有着梦回当年对日本经济进行相似讨论会议的幻觉。


日本的前车之鉴其实值得深思


日本的增长可谓一个奇迹。1980年,日本人均GDP低于美国30%。十年后,两国差距只有17%。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社会学家傅高义(Ezra Vogel)《日本第一》(Japan as Number One)这本书准确捕获了日本那段时期整个民族的民族精神。


然而,1991年到2003年,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经济增长几乎停止。人们用“失去的十年”这一术语描述日本经济的衰退,相比过去四十年4.6%的增长,这一时期日本每年GDP增长仅为0.7%。


正常的衰退最终演变成为持续性的、结构性的衰退。到2002年,日本与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甚至超过1980年。


很多人担心同样的命运将降临到中国身上,甚至可能波及世界其他国家。宏观经济指标无疑很重要,但通常都掩盖了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差异。


日本的问题所在


关于日本失去的十年间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常见的解释归因于日本的人口结构或者市场对宏观经济政策反映迟钝、消极。也有分析认为,那些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没有进行必要的投资。


事实上,金融体系和政策回应方面的问题并不是带来停滞的原因,而仅仅延长并加剧这一停滞。仔细观察数据可知,停滞的是生产率的增长,而这似乎是整体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此之前的一个十年,即1983年到1991年间,日本全要素生产率以每年2.4%的平均速度增长。“失去的十年”间,生产率每年的平均增长仅为0.2%。


在像日本这样的富裕国家,生产率增长主要来自创新和新技术的采用。1990年代,日本的研发增长慢了下来。技术的采用也不及其它发达经济体,比如美国和韩国电脑的普及速度就要比日本快得多。


中国的经验


人们拿今日的中国和几十年前的日本作对比显然类比不当,因为两国之间处于极其不同的发展阶段。


甚至二战之前,日本已经是一个发达经济体,劳动生产率高,社会机构稳固。战争摧毁了日本的资本存量,所以战后几十年日本一项重要工作就在于快速重建资本——这一过程相比从头开始建立经济基础更快、更容易。


而当今的中国仍有足够的空间获得生产率的进一步增长。日本经历失去的十年的时候生产率增长方面与中国情况不同。中国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靠的是两次结构性改革,并非创新和技术的使用。


的确,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资源严重分配不当,但只需要减少这种错置,将资本从劳动生产率低的领域转移到劳动生产率高的领域就可以带来生产率的极大提高。而当前中国将工人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和国有企业转移到更高生产率的制造业和私营企业正是在减少资源错置。倘若这一举措继续下去,同时也注重资本和投资的重新分配,那么可能带来显著的生产率增长。


换言之,中国目前远没有达到自身可以达到的生产率极限,更不用说达到世界生产率的极限。


人口增长,老龄化加剧是否会成为中国的定时炸弹?


除了经济基本面方面的比较,还有分析指出需要比较两国人口的相似之处。


不过尽管中日两国都存在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但老龄化的本质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独生子女政策人为导致的。两国的人口转型阶段也截然不同。数据统计,直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才会占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尽管中国的劳动力将会由于人口而缩小,劳动生产率仍在快速增长。人力资本积累速度也在加快,趋向发达经济体的增速。另外,在中国,单位劳动生产率而非总体劳动力起到决定作用。


通胀、通缩和汇率


目前,中国正面临贬值压力,这引起了大范围的恐慌,导致很多投资者将资本撤离中国。


尽管全世界都在担忧人民币大幅贬值,但值得注意的是1985年广场协议中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帮助压低美元汇价后日元升值40% 这一结果。随后还引发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两次经济衰退。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年发生在日本的这一引发升值的危机及其长期后果将可能在中国重演,至少短期内有这种可能。


中国对外汇不当的管理的确扰乱了金融市场并且威胁到大规模的资本外流以及外汇萎缩。但一旦控制这一短期恐慌,即使长期来看人民币有贬值倾向,也远远优于大幅升值的后果。


除了汇率趋势,两国另一个关键性的区别在于通货膨胀率。


日本债务负担、企业财政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通货紧缩。当年日本深陷债务型通缩旋涡以及流动性陷阱。然而中国却并没有出现通货紧缩或流动性问题的风险。相反,中国需要做的是打击日益增长的通货膨胀和不断增长的通胀预期。


中日的不同


80年代的日本和今天的中国无论在经济基本面方面、发展阶段还是宏观经济政策上有着重大的区别。


这并不是说中国就没有当年日本同样的挪用银行信贷、持续贷款给僵尸企业等问题带来的挑战。即使中国增长前景和发展道路不同,这样的风险也还是存在的。


认为当今的中国就是当年那个经历“失去的十年”的日本这一简单粗暴的观点似乎很刺激,但的确缺乏缜密的调查。尽管不能保证“中国第一”,但中国起码不会进入失去的十年。


中国步日本后尘可能性不大


首先,日本当时采取错误的政策,是无法有其它选择。日本是一个没有太大自主权的国家,表面看似国内经济政策独立,但是很多方面都要受美国制约,独立性并不强,身不由己,没有其它更多更好的选择,连美国推出放水政策,发国债,日本都是必须按一定比例购买的,没有拒绝的自由的。美国的广场协议,就等于是明明白白的剪日本的羊毛,就是要用“吸星大法”,吸你的财富,来补充美国。


而中国,是完全自主的国家,虽然经济与货币政策在很多方面,也要受到美国的掣肘,但自主权一直还掌握在中国政府手中。虽然中国买了大量美国国债,但中国至少可以有这个拒绝权利,并且有随时卖出的自由。


其次,中国的经济体系中产业结构完善,不象日本,虽然其优势明显,在于其先进的科技与制造业体系,但是其资源缺陷明显,产业结构明显先天缺陷,无法自给自足。如果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只要关起门来,仍然可以自给自足,了不起日子难过一点,而日本就没法生活,对外界的依赖性过大,使得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无法扛得住过大的风险,顺利时日本很风光,但是一旦局势恶化他受创可能极大。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问题餐厅》聚焦女性话题 焦俊

    日本第11届声优大奖结果揭晓 演

    东野圭吾作品《拉普拉斯的魔女

    松岛菜菜子裙装造型 “美到令人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