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日本大地震后,一位日本建筑师的灾后反思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7-8-15 13:29:34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


身为建筑师能够做些什么?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很多人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力所能及之事。那么身为建筑师的我,又能够做些什么呢?在提出这一疑问的同时,我的脑海中亦浮现出另外一个令人痛苦的质疑。“日本社会是否当真需要建筑师的存在?”


在开始灾后重建之际,土木工程专家们受到了各自治体(日本的行政单位,相当于中国地方政府)的邀请,然而建筑师门前却是门可罗雀。许多建筑师因自己被遗忘而感到沮丧,然而这一现象的发生,建筑师自身亦难辞其咎。如果当真想加入到灾后重建中去,平日便不应仅仅执着于个人展现,而应以低姿态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如果没有如此觉悟,结果也只能是船到江心补漏迟。从这层意义上讲,这次的灾害成为重新审视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契机。



灾后援助


……


三月末,我与同为建筑师的山本理显、内藤广、隈研吾和妹岛和世四人结成了“归心会”,目的是针对灾后重建问题共同思考和行动。作为建筑师的我们,虽然平素总在从事公共建筑的设计,却经常同自治体与居民处于对峙的立场。自治体认为建筑师是一群总是对他们的方针提出反对意见、专找麻烦的人,而居民们也认为建筑师总是自命不凡、固执己见,于是对我们敬而远之。同样,建筑师们聚集在一起时会做的事情,必然是批判官员,将那些因无法得到共鸣而产生的抱怨一吐为快。


试想,我们建筑师中,未曾有一人为一己之私而去设计建筑,然而为何却如此无法获得社会的信赖?我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思考,如何将这种存在于双方之间的互不信任感消除。立足这次地震灾害,我想重新思索建筑师究竟能够为社会做出何种贡献。我想归心会的成员们均是因为同一种想法聚集到一起的。



归心会


……


五月一日,归心会的第一次研讨会于由我主办的东京建筑塾里召开。现场,我针对灾后重建提出了自己的三个基准。第一点是,不批判。我认为批判是局外者做的事。所谓不批判, 就是不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事物评头论足,而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本就是从事灾后重建的当事人。第二点是,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我们应当主动行动起来去解决灾区面临的问题,无关大小。另外一点是,思考脱离身为建筑师个体的“我”时所能做的事情。建筑师们均是出于为社会做贡献的目的去设计建筑,然而却终究局限于设计出被称为作品的个人展现行为中,无法摆脱被拘束于近代主义中的自我。这对于制作东西的人而言是一大问题,如果无法将这一问题彻底地重新进行诠释,建筑师的未来将无从谈起。


建筑与安全性



日本地震中的海啸


面对海啸带来的灾难,建筑师们已无从反省,而是完全处于一种在凶猛的大自然面前,被巨大的无力感侵袭而束手无策的状态。无论设计出何种建筑,在这样的灾害面前都同样显得如此苍白。然而与海啸同时发生的核泄漏事故,在起初却与海啸的情况完全不同。世间将核泄漏归为人祸,而海啸则是天灾。然而细细想来,我却觉得无论是海啸还是核泄漏,均应归为人祸。因为二者都是想通过技术征服自然,对技术百分百信赖的近代主义思想引发的祸端。日本的土木建筑是利用与核能发电装置完全等同的思维方式建造起来的。简言之,建筑设计即遵循近代合理主义思想,如同设计机械一般,将“设想”这一概念通过设定某种条件,附加安全率使之得以实现的过程。然而这次灾难,赤裸裸地证实了这一理念是何其不可信赖。


当然,仙台媒体中心的结构设计,自然也是依据针对地震与风速的安全基准进行了数值设定。然而问题出在那之后的工作中。那就是,只要对数值进行了设定,之后便一劳永逸万事大吉的姿态。但其实即便是同样的数值,在设计过程中是否倾注情感、考虑周全,结果将大相径庭。仅仅凭借数字说话,让数字承担人原本应当担起的责任,这种管理主义社会的存在形式实在值得商榷。然而日本人却往往很乐于贯彻这种置身事外的态度,逐渐失去了处理事物时的精力与热情。我甚至觉得,正是近代思想这一罪魁祸首,造成日本当今社会的无力感。


这种大规模灾难的发生,势必会引发进一步加强建筑等设施的安全性这样的言论。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们也一直在吸取过去灾难的教训,重新审视各种安全标准。然而无论在任何场合下都不存在绝对性的安全。固若金汤的建筑物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这次地震灾害发生之后,在灾区重建规划中,“减灾”这个词汇出现频率相当高。人们认识到,仅凭防洪堤来抵御海啸,力量似乎太过微弱,因此将铁道与公路的高架桥也作为第二道、第三道防洪堤加以利用,以降低受灾程度。这一想法本身并没有错,但原本一道防线便可以将浸水区域与安全区域分隔开来,如今仅仅是将防线增加为三条,其结果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防线的数目,而在于单纯凭借防线这一概念,将内外分割开来这一想法本身。


近代主义思想即是一种将我与他人、内与外明确加以区分的思想。这一明快的理念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代价是忽略了无法加以区分的灰色领域。但无论是日语这门语言、日本传统的建筑空间或是人际关系,均是由于这一不明确性的存在,才得以保留其多元性。



建筑施工图


以建筑为例。依据近代思想的理念,是否能够通过对功能的判断将内外环境或是各个房间进行隔离,是诞生优秀建筑的先决条件。然而日本的传统建筑却对自然处于开放的状态,房间之间也并未因其功能不同加以隔断,而是保持一种并不明确的连续状态。


因此,就防洪堤这一问题而言,单纯凭借防线将区域隔开的思想并非那么得完美无缺。正如日本建筑通过防雨窗、(门窗的)纵横格子、竹帘、纸拉窗、隔扇等多功能元素将内外分离一般,防洪也应当采取更加细致多样的土丘并与墙壁相配合,设计出更加亲近自然的防水法。行走在被海啸冲刷过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多处因隐藏在诸多房屋、小土堆或是坚固的墙壁后而得以幸存的住宅。若使用如今的模拟实验技术,我们完全有可能探讨出更加细致的防洪策略。



伊东丰雄绘制的集体住宅素描


在东京这样的都市中,同样林立着通过明确界限将内外隔绝的建筑。出于节能、明确划分界限以加强隔热性能的考虑,它们必然会是最佳方案。同样在公共建筑中,只有那些以功能为基准将空间完全隔断的建筑,才被视为建筑中的佼佼者。这完全是一种管理主义的看法。


所谓功能这一概念,仅仅是将人类丰富多彩的行动进行了单纯区分和抽象化。并将功能与空间数目一一对应。然而人类原本就无法安于被拘泥在这样的有限空间之中。他们明明想更加自由随心地行动,却无奈不得不屈从于功能这一概念。因此诸多公共建筑,无论设计之初如何功能明确,其利用者却并非乐在其中。耸立着这些建筑的街道也必定无乐趣可言。


因此,在本次灾后重建之际,如果仅仅贯彻“安全与安心”这一理念,灾区的街道必定索然无味,同享受背道而驰。我实在不愿将大海从亲近海洋、整日与海为伴的三陆人身边剥夺,让他们居住在如同市郊住宅区般的街道中。(本文摘自《建筑从那一天开始》,经出版社授权转载。)



《建筑,从那一天开始》,伊东丰雄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作者简介:


伊东丰雄,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专业。曾在菊竹清训建筑设计事务所就职,后独自创办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曾荣获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的皇家金质奖章、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等诸多国际奖项。2013年,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主要建筑设计作品包括仙台媒体中心、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八王子校区)、大家的森林·岐阜媒体世界、台中大都会歌剧院等。


书籍简介:


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基于对人与自然的关切和信赖,伊东丰雄开始寻找建筑之旅的起点:建筑究竟为何物?建筑人为何种目的而设计?又如何面对当前社会?伊东丰雄的这本书并非单纯是一场围绕建筑理念的论述,也不单是对他亲身参与灾后重建过程与往昔道路的简单记录与回顾,而是作为建筑师的他邀请读者一道踏上的思考与自我反思之旅。对内与外、自然与建筑、自我与社会等问题的复杂思索自然流淌于伊东平实的文字之间,有如其建筑散发出的轻盈之美,令人回味。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绫濑遥即将出演日剧史上“最危

    指原莉乃出演舞蹈旋律轻松愉快

    日本将于2018年正式启用自动轮

    日媒称日企将开拓中国电动汽车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