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丰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9月下旬,
安倍突然宣布28日解散众议院并定于10月22日举行总选举。其不顾在野党抗议,绕开国会质询程序冒天下之大不韪,底气从哪里来?他为何掐住这个时间点,以如此方式开启选战?而自8月以来,众议院议员,46岁的细野豪志及其党内盟友因接连退党而在
民进党内掀起惊涛骇浪。面对即将到来的选战,日本最大在野党,同时也是第二大党的民进党立即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并最终于众议院解散的同一日宣告解散。现在看来,恐怕正是目前自民党最大对手民进党的惨烈结局给了安倍轻启战端的底气。那么,细野豪志到底何许人也,他为何能引爆如此剧烈的民进党党内地震?
一、细野豪志的生平与履历
细野豪志,1971年出生于京都府绫部市,京都大学法学部毕业。其从政始于2000年参加静冈县的选区选举,此后几年连续打败自民党在当地的候选人,由此开始了发迹之路。由于表现出众,细野豪志年纪轻轻就历任日本前民主党政策调查会长代理、会长、干事长代理、干事长等职。在2010年民主党取代自民党获得政权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民主党执政期间,担任过菅直人、野田佳彦内阁的特命担当大臣、环境大臣。2013年,民主党在日本参议院的选举中惨败,他引咎辞职。2014年1月第47次众议院议员总选举中,在所属静冈县选区打败自民党候选人吉川赳,第6次当选众议员,巩固了其在民主党内的地位。但整整一年后,在2015年1月的党首角逐中,败于党内老牌政治家冈田克也(1953年生,曾担任民主党代表、干事长、鸠山由纪夫和菅直人内阁的外务大臣、副首相等职),虽然竞选党首失败,但被起用为政策调查会长。2016年3月,民主党与维新党合并为民进党,他将政调会长一职让与比他小三岁的山尾志樱里。但旋即在当年9月支持莲舫胜选党首后,担任代表代行一职。
二、细野之乱的前兆、经过
细野之乱的酝酿时间至少有3年之久,早在2013年7月,因民主党在参议院选举中失败,细野以承担责任为名,辞任干事长一职。虽经时任党首的海江田万里以及党内其他干部的极力挽留,仍然挂印而去。在当年国会基本政策研究会上,细野宣布将在2013年内成立新的议员团体,目的是“向年轻议员和预定候选人提供资金等方面帮助,要为恢复民主党势力做贡献。”此举即刻遭到了各种批评,认为他暴露了竞选民主党党首的个人野心。而细野的辞职以及野心的暴露,其背后隐现的则是民主党内部四分五裂的惨状。2012年12月民主党在众议院选举的惨败(并因此失掉政权)和2013年在参议院选举的惨败无疑是其内部矛盾的显性化。这些内部问题在2016年该党与维新党合并后,不但没有消除,反因派系斗争加剧而愈演愈烈。
今年4月,细野豪志突然提出对宪法修正案的个人意见,从而与党内主流派别的矛盾爆发。由于该意见与当时党的方针大相径庭,于是当即遭到了莲舫等人的批判,细野遂辞去代表代行一职。此举从时间上看,恰与长岛昭久的退党(长岛于4月申请退党后被开除)相呼应。四个月后,细野在曾任会长的自誓会上表明退党意向,面对记者团,细野公开声明“打算组建新的政党”。8月8日,细野正式递交退党申请并于两日后被受理,细野由此退出了民进党。但是,让民进党始料未及的是,接下来的一个月,尾随细野而去的民进党众议员竟有笠浩史、后藤祐一、铃木义弘等人,加上先他退党的长岛昭久共计5人之多。虽然新当选的党首前原诚司在第一时间委托干事长大岛敦进行慰留工作,但完全无济于事。这场民进党内部的“细野之乱”由于细野派党员的退党潮全面爆发,猝然导致民进党核心层坍塌,直至昨日黯然解散这一凄凉结局。
三、细野之乱所暴露的民进党内部问题
历时半年(自今年4月份长岛昭久退党算起)的细野之乱折射出民进党严重的内部危机。细野之流之所以能够搅乱民进党,诱发“离党多米诺”,绝不是表面上区区几名有议员身份的党员退党那么简单。该党内部早已矛盾丛生、冰炭同器:
一是党内左派与右派在联共与右倾之间深刻的路线分歧。对于党内右派而言,像前党首冈田克也那样联合日共等左翼进行“野党共斗”不是策略问题,而是原则问题。在现党首前原诚司的各种公开表述中,可以看出他对联合日共这一策略非常冷淡。反而与党内的右派一样,积极寻求与希望党携手的可能。换言之,民进党在本质上遗传了民主党和维新党的右派基因(曾处于民主党核心领导层的小泽一郎、冈田克也等人也都有自民党经历),其历任党首(基本上除了冈田克也外)都与日共等左翼党派保持了明显的距离。所以随着民进党内部纷争表面化,占据主导的党内右派势力进一步强化了右倾趋势,强烈要求回避与日共的 “连携”,而谋求与其他右派政党的合作。这也是前原不停地表态希望探索与小池一派合作可能性的根本原因。但是这又反过来进一步造成了民进党的内部撕裂,左派认为前原不可救药,除去细野集团之外的部分右派认为前原之流毫无章法:寻求跟小池等人刚刚搭起的草台班子——希望党(虽然有“日本第一会”做基础)的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二是党内(含民主党)老牌政治家的隐退与脱离,导致民进党对执政的自民党单挑乏力。曾是民主党创党元老和重要派阀之一的小泽一郎(1942年生,有日本政坛“破坏狂”之称)早在2012年即退出民主党。冈田克也(1953年生)在2016年9月支持莲舫竞选民进党党首成功后,实际上淡出了政坛。民主党执政期间担任过首相的菅直人(1946年生)、野田佳彦(1957年生)目前的状况与之类似。由此一来,该党领导梯队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失调。不难看出,自去年以来,作为民进党中坚力量的前原诚司、枝野幸男、莲舫、山尾志樱里、大岛敦等人要么因丑闻缠身退党谢罪了事,要么名不见经传或斗争经验有待长期积累,要么政治手腕欠佳在党内威信不足难以驾驭各派势力。总之,党的核心层明显“不在状态”,无法与自民党的安倍晋三、岸田文雄、二阶俊博等日本政坛“老司机”们同台竞技。
第三,自2012年12月失去政权后,民主党-民进党系统的内部自我修复整合的努力趋于失败,外部对抗自公执政联盟的各种策略基本失效。民进党失去了对其代表的社会阶层的强大吸引力,甚至可能重蹈社民党的覆辙,由前原诚司提出的“all for all”口号可见一斑。倘若这句由三个英文单词组成的口号也算是民进党在本阶段的政治纲领的话,实在是不明所以且味同嚼蜡。该口号可能源自英国思想家霍布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的逆命题,或者是俗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简版——对日本民众的政治味觉来说,既不是熟悉的味道,又没有新鲜的口感,在提高对该党期待度等方面更是不忍直视。NHK于9月中旬进行的舆论调查证明了这一点:民众对这位民进党新党首的“期待度”低于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更不用说内阁支持率回升至50%的安倍晋三。
四、细小联盟?
一个多月来,细野豪志与小池百合子、若狭胜等人多次会晤,其目的无非是在此次联合中通过讨价还价多捞好处。毫无疑问,如果交易顺利,“希望党”将获取原属民进党的至少5个众议院议席,这对于一个从地方(尽管是首都)崛起的新党来说可以说是捡了个大便宜,距离中枢更进了一步。然而,小池一派近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组党,小池本人也在若狭胜的大力支持下出任党首的行动,意味着在细野集团加入希望党之前,小池等人就做好了党内权力分配的“结构化”布局,细野派的作用就必然在已经成立的党的内部降低。早在8月中旬细野退党不久,小池派的核心成员之一若狭胜在接受富士电视台节目“新报道2001”采访时曾表示,他们与细野派联合的可能性为50%。这真是一句狡猾的废话,言下之意是两者合作与否的概率各有一半。显然,从最近一段时间两者动向上看,一方面,细野派诸人退党必然是以加入其他党派为前提的,因为他们退党并非是为了“退出江湖”远离庙堂,同时又无法单靠一己之力组建有影响力的新党派,所以必须找好下家才能安全离席。现在单就直接后果而言,细野派掀起的离党潮宣告了民进党高层的分裂;但是,另一方面,小池等人棋先一着急速建党,大大压低了细野集团的加盟价码,使细野派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考虑低价入伙。
从安倍解散众议院的时机分析,一方面,小池百合子近期的人气指数似乎大有压倒安倍之势;另一方面,退出民进党的细野豪志对小池一党的主动靠拢,而民进党党首前原也多次向小池喊话,声嘶力竭地寻求“连携”(昨日该党更是通过了解散后与希望党合流的最终决议,但小池并不怎么买账)。以上两者无不引起安倍晋三对目前“势力最大的在野党”和“人气最旺的在野党”走向联合的高度警觉(昨日午后,在解散前一刻民进党要求与希望党合流的鼓噪声中,安倍的噩梦变成了现实)。安倍的
大选闪电战(从9月28日宣布解散众议院到总选举的预定日期只有二十多天)很可能是基于上述担忧。因此,相对于其他在野党,新成立的希望党的战前准备时间更是“紧凑”,无异于临阵磨枪。一个才刚刚命名的政党,尽管有很多参选优势,但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全部备战工作,其难度依然不小。安倍着眼于此,不想给这位首善之区的都知事以任何扩大影响、扩展地盘、扩充实力的机会。所以,反过来讲,为了增加选战胜率,小池等人具备拉细野派以及前民进党其他党员的充分动机,这也是细野、小池之间能够“连携”(合作)的起码前提。最后,倘若“细、小”合流,原属民进党细野集团的选票以及原先支持自民党的部分右翼民众的选票就会向希望党集中。而随着民进党在昨日的散伙,可以预见,其他选票也会尽入小池囊中。只要在大选前的这段时间里,安倍内阁本身不出现重大的战略性错误(或其他丑闻),那么,希望党有可能借助民进党受困于“细野之乱”并最终土崩瓦解的东风,一举成为国会第二大党(这里并非是说有多少日本民众真心支持希望党,而是参加投票的选民可能出于对执政的自民党的厌恶之情,使该党所获票数相对其他党派较多而已)。显然,两大右翼政党在日本政坛巍然屹立,日本政治生态亦为之巨变的时刻已经不远了。